一直以来,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全球每年要消耗掉5万吨,超过2000亿片。
由于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数量巨大,经常会有网友在后台提问:“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是空腹吃好,还是饭后吃好呢?早上起来吃好,还是晚上睡觉前吃好呢?”“吃了阿司匹林会胃疼,怎么办?能停药吗?”
针对这些大家都关心的常见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解答一下。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这个药。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功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因此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及发热,因此具有退热镇痛作用,常用于发热性疾病的退热治疗以及疼痛性疾病的止痛治疗;
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止因为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血栓形成,因此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预防发生血栓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临床上要根据阿司匹林的药理特点,合理地加以应用。
服用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阿司匹林都是肠溶片。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最好是餐前服用。
但如果是普通制剂还是要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这样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
服用时间:
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对于这个问题,《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至于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其实区别不大,主要是每天都要吃,贵在坚持。
另外,目前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制剂是肠溶片,切记不能掰开吃,否则会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
一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其副作用的困扰,如消化道不良反应等,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1. 恶心、反酸、胃灼热、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
服用阿司匹林以后出现恶心、反酸、胃灼热、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常见。患者应先确认服用阿司匹林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服用方法不当,应先纠正服用方法,然后观察是不是仍有消化道不适症状。
如果服用方法正确,可以加用护胃药,减少胃肠道反应。如果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加用护胃药仍然有不适,可以考虑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 黑便、血便,甚至呕血等消化道出血
服用阿司匹林后一定要注意观察有没有黑便的情况。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若出血较多、较严重时,就会出现血便或者呕血。此时应立即停用药物,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要知道阿司匹林及时被称为“神药”,其也是一把双刃剑。权威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近40%,在多数情况下服用阿司匹林的益处要远大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不过,为了防患于未然,以下的情况或人群还需谨慎服用,具体是否需要用药,要医生结合临床风险和获益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
孕妇、严重肝功能不全者;
有出血倾向、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过低的患者;
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正在使用维生素B1、某些降糖药、其他抗凝药(华法林)者
参考文献:
[1]徐佳蘅, 任长春. 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J]. 北方文学, 2017, 27:145-146+148.
[2]邹新元.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七种新用途[J]. 中国保健食品, 2004, 000(00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