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安徽18岁女孩贾雨婷的感人事迹,网友称其是天使,在最美好的年纪离开了人世,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将生命延续。
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杨娟回忆,贾雨婷的父母作出这个抉择很艰难,她的母亲沉浸在悲痛中泣不成声,她的父亲则哭干了眼泪,站在一边不断用手机给女儿发着信息。他明明知道不会得到任何回应,但还是一直发,就好像在期待着出现奇迹一样。
但即使再舍不得女儿,贾雨婷的父母还是签下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8月9日,贾雨婷像往常一样出门代课,在驾驶电动车的过程中,被一辆货车撞倒在地,受伤严重。随后,她被送往毫州市人民医院,但不幸的是,雨婷一直没有苏醒。
贾雨婷的父母称,女儿才刚过完18岁生日,还很年轻,他们希望女儿的生命,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
他们在女儿弥留之际,含泪为她作出了最后一个决定,将其身体内的可用器官全部捐献。
杨娟说,她也是做母亲的,知道能作出这个决定,对于一个传统家庭来说有多艰难,“丧子之痛是人生中不能承受之重”。
8月10日深夜11点,贾雨婷被判定为脑死亡。次日下午3时31分,她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她的心电图呈现出一条直线。
随后,医生将贾雨婷推进了手术室,并鞠躬默哀。医生从她身体里取出了1对眼角膜、1个肝脏以及2个肾脏。
贾雨婷的器官目前已成功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还有1对眼角膜正在等待适合的患者,预计将为2人带去光明。
人民日报称,贾雨婷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爱从没消失,希望这个美丽的小天使能一路走好。
父母替孩子作出捐献器官的决定是痛苦的,同样的,孩子为父母作出这样的决定也同样令人难受。重庆公交集团司机蒋欢就曾替他的父亲做过这样的决定。
蒋欢回忆称,父亲在离世前,曾提到过捐献器官的是,自己当时还让父亲不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父亲却从未改口,还多次在家人面前说起这件事,那时他才明白,父亲是认真的。
蒋欢的父亲因重病陷入昏迷后,蒋欢曾经历过挣扎,他舍不得父亲,但又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最终,他还是替父亲填完了捐献器官的登记书。
蒋欢说,父亲的器官捐献出去后,他感觉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就好像父亲并没真正离开他一样。
在父亲的影响下,蒋欢也成为了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新华社曾在发文中表示,捐献器官是一种无私大爱,它传递的是“生命的礼物”。
江西曾有一位患者,自愿捐献出体内的五大器官和1对眼角膜。手术当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里的近百名医护人员参与其中,8个手术室同时进行手术,均获成功。
据新华社报道,当天,近百名医护上演生命接力,完成了18台手术,网友们都深受感动,纷纷点赞转发此条新闻,向伟大的捐赠者致敬。
部分素材综合自合肥晚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编辑: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