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春秋打一个字

↑崇州文庙(2014年)。文庙(或孔庙、夫子庙等)是纪念春秋末期鲁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最早的一座为曲阜孔庙,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

  ↑崇州文庙(2014年)。

  文庙(或孔庙、夫子庙等)是纪念春秋末期鲁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最早的一座为曲阜孔庙,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后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文庙遍及全国各地。

  关于文庙,应该知道的点滴

  根据性质文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家庙、国庙和学庙。

  历史上有两座孔氏家庙。第一座是山东曲阜孔庙,第二座是宋室南渡后在浙江衢州建立的孔氏南宗家庙。作为国庙性质的孔庙,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除以上四座外,其余的孔庙皆是学庙,唐以后各州县建孔子庙,与学宫同址,故称。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

  ↑北京孔庙。(2007年)

  国内文庙有1600多座,目前保存较好的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为21座(截止到2013年)。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

  ↑南京夫子庙。(2006年)

  经过时代演变,文庙建筑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规制和形式。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有万(数)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等主要框架,还有两庑分列东西两侧。

  泮池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是官学的标志。

  棂星门最早记载于宋代,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棂星门意指孔子是天上文星下凡。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

  ↑文庙的基本建筑布局。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

  ↑山东曲阜孔庙。(2008年)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

  ↑曲阜孔庙纪念品。

  大成门原指仪门,因大成殿而得名。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在封建时代,也是知识分子设馔祭孔的场所。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6

  ↑曲阜孔庙大成殿。

  ……

  以上这些建筑是否完备,也是确定文庙建筑是否完整的主要标志。

  近年来,按照传统风俗,许多地区的文庙在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丁日,恢复举行祭祀,并有一套严格的祭祀仪式,这也算是对尊师重教传统的一种传承吧。

  说说四川文庙

  四川省内在清代时文庙已有百余座,现存约20座,保存完好地更少。我参观过其中十余座文庙,在经历过上世纪“批孔”运动的文革年代后,一些庙宇仍得以较好地保留原来的建筑风貌,殊为可贵。

  清末时,成都本有文庙三座,除了文庙前街上的府文庙,还有何公巷的华阳县文庙和文圣街的成都县文庙。在上世纪“文革”和城建时全数被拆。除了1994年迁移到金堂县城赵镇县文化体育局内的大成殿,余皆不存。不得不说,成都古建筑也算得是各大城市中拆得最为干净的一座了。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7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8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9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0

  ↑几张老成都旧影。几十年里毁得让人心酸。(资料图)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1

  ↑迁走的大成殿位于金堂县内。

  目前四川省公认的四大文庙分别是:德阳文庙、富顺文庙、资中文庙和崇州文庙,以上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犍为文庙则是另外一座国家级文保建筑。如此算来,四川地区的古文庙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像城厢文庙仅存一座孤零零的大殿,唐昌和灌县文庙则经过近年大幅修缮,还有一些地方文庙或规模小或环境差,难登大雅之堂,相比之下,省内的四大文庙建筑恢宏,纹饰华美,同时又各具特色,可谓实至名归。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2

  ↑我以为,乐山犍为文庙足可媲美“四大文庙”。

  德阳文庙——

  西部地区文庙代表,梁思成也专程前来考察过

  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清代道光年间的格局,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

  万仞宫墙长30米,高11.64米,属国内地县文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

  四座礼乐亭位于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中轴线两侧,排列在一条线上,造型各异,别具一格,在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

  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

  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米,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米,为其他孔庙所少见。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

  大成殿建于1850年(道光三十年),重檐歇山式屋顶,黄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置宝顶。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祭器等陈列。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3

  ↑道冠古今牌坊。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4

  ↑泮池的三座单孔石桥。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5

  ↑棂星门和照壁。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6

  ↑大成门后的大成殿面阔34米,高21米。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7

  ↑礼乐亭。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8

  ↑棂星门精美的石狮雕刻。

  富顺文庙-——

  裸俑之谜悬而未决

  始于宋,道光20年(1840年)仿曲阜孔庙重建,占地10余亩。

  庙中保存年代最早的建筑物为敬一亭中的孔子阴刻像石碑。该像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翻刻而成。

  富顺文庙有“五绝”。其一,棂星门由12根冲天石柱联排构成,最高的石柱达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10.34米的高度。其二,是大成殿面积532平方米,共用大圆柱50根,殿高30米,整个梁枋、檐板都是精雕的龙凤麟狮、虫鱼花鸟。其三,孔子石刻像飘逸逼真。其四,庙中有雕龙300多条,可谓龙之世界。其五,崇圣祠正脊宝鼎内裸俑之 “谜”。在庄严肃穆的祀孔建筑里,怎么会出现阳具毕现的裸俑呢?直至今日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19

  ↑文庙照壁前是一条热闹的马路。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0

  ↑石桥上也雕刻着群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1

  ↑大成殿。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2

  ↑棂星门的石柱高度甚至在曲阜孔庙之上。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3

  ↑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及弟子相。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4

  ↑这就是那个众说纷纭的裸俑。(图片引自网络)

  资中文庙——

  文武对峙,绝代双骄

  984-987年(北宋雍熙年间)始建于县城东街,1829年(清道光九年)迁此重建。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大成殿内藏有清代八位皇帝书写的匾额及民国时蒋介石、林森题写的匾额,有全国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和全国最大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最具资中地方特色的照壁建于同治年间,长19.5米、高6米,壁间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主题为云海波涛、蟹虾鱼龙、坊塔石树、鱼跃龙门等故事。

  泮池上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石桥(状元桥),行人可以随意通过。据说古代规定当地出了状元,这状元桥方可通行;若是没有,就用雕塑拦住,不准通行。富顺没有出过状元,其文庙中的石桥果真是用雕塑拦住,不知是否出于此意。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5

  ↑资中人骆成骧是清朝267年间唯一的四川状元,也是科举制度下最后一位状元。(图片引自网络)

  东街口另有一座宏伟的武庙与文庙对峙相望,屋面的青黄色琉璃瓦与文庙的红棕色琉璃瓦,相互辉映。两庙并存的情况属全国罕见。此外,城厢镇虽也两庙并存,却均已毁坏严重,武庙也不对开放,已不复昔日风采。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6

  ↑万仞宫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7

  ↑文庙大门。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8

  ↑泮池和棂星门。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29

  ↑大成殿。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0

  ↑大成殿内的孔子站像和十块匾额。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1

  ↑精美的照壁镂空雕刻。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2

  ↑文武双庙共存在国内也属罕见。(后方为文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3

  ↑武庙关圣殿。

  崇州文庙——

  园林中的庙宇

  始建于明洪武初,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光绪年间重建。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

  庙中棂星门是全国仅存的三重叠檐牌楼式木结构门,气势宏伟,雕刻精美,堪称一绝。大成殿和东西两庑有孔子及其弟子生平事迹的群像60余尊(1980年代塑)。庙中几棵参天古银杏参天蔽日,成为一景。

  独具特色的是,崇州文庙和陆游祠一起构成了罨画池这一川西名园,形成园林、祠堂和宗庙一体的古建筑群。罨画池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杜甫、陆游和裴迪等历史名人亦曾在此流连题咏。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4

  ↑宫墙万仞。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5

  ↑三重叠檐牌楼式木门。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6

  ↑泮池。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7

  ↑大殿前的广场银杏树枝繁叶茂。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8

  ↑孔子石刻。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39

  ↑大成殿。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0

  ↑秋日的罨画池。

  犍为文庙。

  乐山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008—1016年),目前占地36亩,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规模不亚于德阳文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1

  ↑万仞宫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2

  ↑棂星门。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3

  ↑奎阁。

  清溪文庙。

  汉源清溪镇文庙,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现建筑为清雍正年间所建,占地5145平方米。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4

  ↑这面万仞宫墙是我所见文庙中最袖珍的。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5

  ↑简洁朴素的棂星门。

  都江堰(灌县)文庙。

  始建于五代,原是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后改为学校,并在地震中破坏严重。2013年恢复重建并对外开放,已成省保。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6

  ↑重修后的万仞宫墙。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7

  ↑棂星门。

  城厢文庙。

  青白江区的城厢文庙建于宋嘉祐二年(1057年),后又几经损建。今日原址仍在陆续重建,已恢复大殿,殿内尚空无一物。城厢镇有文武双庙,武庙地位又高于文庙,这在国内也不多见。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8

  ↑修复后的大成殿。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49

  ↑大成殿内空空如也。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0

  ↑春到武庙。武庙原在城厢中学之内,2011年学校迁址后,操场周围种满油菜花,煞是好看。

  唐昌文庙。

  原为古崇宁县文庙,始建时间不详,重建于光绪二十八年。近年进行大规模修复,已成省保单位。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1

  ↑2011年的文庙还是一片狼藉,泮池后新的棂星门尚未建成。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2

  ↑近年重新修建的泮池和棂星门(2017年)。

  温江文庙。

  又称柳城文庙,现为省保单位。建于宋咸平初,明末毁于兵事,清代历经几次重建。1984年大成殿因火灾被焚毁,后按原貌重建后重新对外开放。恢复了棂星门、影壁、奎星阁等建筑,左右两庑,东西两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筑风貌,文庙及周边现已打造成为历史文化片区。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3

  ↑大成殿。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4

  ↑棂星门。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插图55

  ↑照壁。

作者: 胜道起名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