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有部网大“神奇”的火了。
8月6日在优酷独播的网络电影《硬汉枪神》,上线11天就发出“捷报”:
累计分账票房突破2000万!
截止今天影片上映刚好20天,累计分账票房接近2500万。
我们之前介绍过这部原创影片(传送门 >> 真人吃鸡电影《硬汉枪神》:网大“黑马”要出圈!),116分钟长度,成本怎么看也能控制在千万以内;那么,剩下就都是赚的了。
△ 《硬汉枪神》是今年网络电影的惊喜,叫好又叫座
对比一下,很多大IP的院线电影,总票房也就只有两三千万。
按照优酷“三个月”的分账期计算,网大《硬汉枪神》好像比很多国产院线电影更赚钱!
然而在8月以来的网络电影分账收入榜单上,它还只能排第二;
排名第一的影片,是爱奇艺独播的网络电影《赘婿之吉兴高照》
——上线4天分账票房即突破千万,比《硬汉枪神》还猛。
纵观近期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榜,爱奇艺独播的占绝大多数。
受疫情影响,线下电影院萧条,网络平台成为电影发行的优选。
随着平台分账规则的不断优化、创作环境的提升,今年我们有个明显的感觉——网络电影开始值得关注了!
今天,我们就要从优酷和爱奇艺这两个国内顶级网络电影发行平台的“分账票房”与“作品质量”角度,看看中国网络电影离春天还有多远?
爱奇艺想做中国的Disney+
2014年,爱奇艺最早提出“网络电影”这个概念:
时长60分钟以上,具备完整电影的机构与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
2020年以前,爱奇艺针对“网络电影”的票房分账标准基本都遵循以下标准:
先基于作品质量,把影片分成A,B,C,D,E五个等级;
然后根据不同内容等级设定不同等级单价,不同等级的影片得到的分账金额也不同,此处的计算公式为:
分账票房=有效观影人次 x 对应评级单价
之所以会产生“有效观影人次”这个概念,因为网络电影诞生初期,行业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阶段”。
最早分账遵循的是“黄金6分钟”,即“分账票房=前6分钟试看的观影人次 x 对应评级单价”。
这一分账标准让资本窥到了财富密码,良莠不齐的影视制作方纷纷入局捞金,赚的盆满钵满;
虽然爱奇艺承受着巨额亏损,但优质内容却难觅踪影。
举个例子:2015年爱奇艺最火的网络电影《道士出山》制片成本28万,最终票房2400万,豆瓣评分仅4.8。
△ 《道士出山》剧照,这已然是当年网大质量的天花板了
2018年是个转折点,在出现了一大堆粗制滥造的网大后,政府开始着手监管市场。
爱奇艺在2018年一共拒绝了410部网络电影,同年有362家网大公司被淘汰。
除此之外,网大“黄金6分钟”的分账规则,也被“有效观影”取代。
最初设定“6分钟”规则,主要是为了让用户“找找感觉再付费”,但这样的规则逐渐成了网大制作方“投机取巧”钻的空子;
很多核心剧情、特效画面、甚至是软色情都出现在前6分钟,之后的影片都在浪费时间,所以“有效观影人次”和“人均观影时长”被引入分账公式中,以提升网大品质。
爱奇艺还在分账票房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销分成”和“广告分成”两块收益。
针对A级和B级两档作品,爱奇艺提供“首月站外营销推广”的补贴,当然还是得乘上“有效观影人次”。
△ 2018年以后的爱奇艺网大分账标准
当影片的付费期结束,转入免费电影,爱奇艺还会继续支付影片广告转化的费用,明细可以直接从爱奇艺的后台看到。
2018年,《灵魂摆渡·黄泉》上线27天即破了网大的各项记录:
27天分账票房破3000万,首月观影人次870万,视频网站评分人数510万,豆瓣评分高达7.1分,被评为当年的“最佳网大”。
△ 《灵魂摆渡·黄泉》剧照
《灵魂摆渡》系列导演是从演员转型而来的“鬼才”巨兴茂,他凭借网大网剧的成功实现了财富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上线爱奇艺的《大蛇》,虽然口碑扑街,但分账票房突破5000万,破了网大行业当时的分账纪录。
△ 《大蛇》剧照
爱奇艺对头部内容的资源倾斜,在疫情开始之后大幅提高了。
今年1月,爱奇艺再次更新网大分账规则。这次调整,连带“发行分级制度”一起都给改了。
更新后的发行分级改成了S,A+,A,B四个级别,A级及以上全部为爱奇艺独播内容。
针对S级内容,爱奇艺给出了新的分账方式:PVOD(Premiumvideo-on-demand)高端点播分账和买断式混合的分账方式。
△ 2021年爱奇艺网大的分账政策,欢迎点开看大图
PVOD是指平台以付费点播的方式,让观众能以接近影院上映时间同步观看院线长片的观影模式。
迪士尼流媒体Disney+和华纳流媒体HBO MAX在“网络院线双平台发行”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不同的是好莱坞PVOD的窗口期是90天,而国内的窗口期少于1个月。
△ 迪士尼管自己的PVOD叫Premier Access,《花木兰》《黑白魔女库伊拉》《黑寡妇》等影片的线上发行都用了这种方式,在订阅基础上单独付30美金,就能与院线同步看到最新大片
爱奇艺的PVOD产品叫作“超级影院”,以PVOD模式发行的首部电影《春潮》,不仅斩获了第29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年度话语电影十佳影片”,还获得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提名。
△ 《春潮》剧照,这是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历年入围影片中,唯一一部在视频平台以PVOD模式发行的影片
今年2月,爱奇艺PVOD发行的影片《春江水暖》斩获第18届ICS国际影迷协会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处女作三项荣誉,同时提名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导演三个单元;
3月份,本片还荣获了法国电影及电视评论工会最佳外语电影首作大奖。
△ 虽然根据第三方统计,《春江水暖》的分账票房仅有几万元人民币,但总算也是跑通了一种模式
多说一句,不仅网络电影,其实爱奇艺对于院线发行的影片也有PVOD的发行布局。
2019年,爱奇艺提出了“原创电影计划”:
即爱奇艺以独家投资、联合制作或者院线发行的合作方式,与制片方、影院/院线、以及广大观众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红利,实现“院线电影票房 + 互联网收益”的最大化。
今年出现了一些“院线网络几乎同步上映”的电影案例,比如“五一档”的视效大片《真·三国无双》,它5月1日在影院公映,随即5月6日就直接登陆爱奇艺。
爱奇艺PVOD模式也有它的弊端:比如国内用户对付费内容的接受度如何?付费数据是否公开透明?
但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形成了电影作品的商业闭环,也能激励创作者们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
优酷破茧重生,把利益分给创作者
2020年9月1日开始,在优酷上线的网络电影开始实行新的分账标准。
根据影片质量,优酷将之分为S,A+,A,B,C五个级别;除了C级以外,其余分级都是独播。
网络电影在优酷的分账票房公式如下:
分账收益=内容定级单价 x 有效会员观看总时长
这个新的分账标准,让创作者能分得的票房收益比之前提升不少。
收入增量主要来自两点:
第一,取消了之前1.25小时这一定义“有效观影时长”的要求。也就是说,观看时长不足1.25小时的用户也算“有效”了;
△ 优酷旧的分账收益公式被取消
第二,把“多次观看”(对应观影的“二刷三刷”)时长也算进“有效时长”了。“多刷”在院线电影的票房里也是计算在内的。
这意味着,优酷的新分账票房公式,已经跟院线票房的计算方式越来越接近了。
这种调整,意在给予电影创作者更高收入,从而吸引更多好作品。
所以,优酷独播影片中能孕育出《硬汉枪神》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原创电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影片38分钟的室内枪战,50分钟的夜店戏,结局的热血,中间穿插着的温暖桥段都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 枪神版“复仇者联盟”
除了电影本身质量够硬,优酷这次在宣发上也是不遗余力。
在新分账规则中,优酷对各级别内容的宣发的投入也制定了标准。
优酷电影按照优质院线电影的标准为《硬汉枪神》制定了宣发计划。
电影上线之前,宣发破天荒地组织了数场线下观影活动。
在线上,电影宣发在短视频平台和其他平台持续发放物料,并且与各种达人号和影视KOL合作,为《硬汉枪神》持续制造热度。
在话题持续发酵下,抖音自主传播播放量达到了6.8亿次。
△ 明星大咖推荐《硬汉枪神》
和院线电影一样,宣发再怎么“轰炸”,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影迷付费的关键。
优酷的《硬汉枪神》和爱奇艺的《赘婿之吉兴高照》表现亮眼,但是国内网络电影整体实力要追赶院线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网络电影”票房不是一部《硬汉枪神》或者《赘婿》就可以改变的格局。
回看8月网络电影票房分账榜,头部作品与第五名以后的作品口碑与票房差距都相当大。
但好消息是,如今低评分网络电影已经很难再拿到当年《道士出山》那样的分账票房了。
以爱奇艺和优酷为首的流媒体平台,愿意改变网络电影票房分账政策,把更多收益出让给优秀的创作团队;
在新分账规则下,行业和观众会给电影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拍出破圈的爆款电影,门槛会越来越高。
最重要的是,“平台,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彼此尊重”的网络电影时代,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加收藏或转发到朋友圈吧
本文为极客电影原创,欢迎转载加入社群 / 转载开白 / 文章投稿 / 商务合作Geek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