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智汇陇原」杨建军:知与行在西北大地合一 驽马十驾是什么生肖
“去国外的朋友常说,远离祖国后,祖国会在心中倍感亲近。当你日夜奔忙在祖国某个角落,可曾有离祖国很近的感觉?我是有这种感觉的,不是在生活的城市,而是在远赴边疆的岁月,有那么几天我觉得自己离祖国很近很近。”这是名家云集的《2019年中国随笔精选》选发文章《离祖国最近的四天》中的一段话,文章作者杨建军是兰州大学青年教授,文中这段话正是杨建军致力服务西北地区发展的真切感悟。
援疆报国 立功天山
2020年9月15日,《人民网》刊登了来自甘肃援疆干部杨建军的工作感言:“离家告别妻儿去援疆,最爱听的歌曲是《我和我的祖国》,三年期满返程又听见熟悉旋律,新疆岁月历历在目,报国热血沸腾如初。在西北边境的小村庄,结亲之行的我觉得祖国就近在眼前。祖国是大美山川,祖国是文脉千年,祖国是亲友笑脸,祖国是人民家园。虽然援疆干部的单位地区各有不同,但为新疆人民服务是援疆人共同的志业。作为一名教育援疆人,维稳定、抗疫情、立项目、争经费、建学科、助贫困、培师资、促交流,是我和新疆师生对初心使命的践行,也是我在边疆激情燃烧的岁月。天山南北的新疆人民和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携手托举祖国边疆的稳定繁荣!大爱无疆,疆有大爱,爱满新疆,爱满中国。”
2017年9月,作为中央第九批援疆干部,杨建军告别刚做完手术还卧病在床的母亲,告别只有一岁的女儿,踏上了千里之外的援疆路。杨建军原定援疆工作期为一年半,为了更好完成援疆任务,他克服困难将工作期延长到三年。援疆三年,杨建军担任昌吉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充分发挥一名专家教授型援疆干部的作用,推动该校中文系快速发展。他立足中文系跨新闻、旅游、中文三大专业,教职工数量短缺,高职称与高学历人才匮乏的实际,全力辅导教师申报立项教学科研项目19项,争取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资金230余万,牵头建成硕士点1个,开创了援疆单位办学历史的新纪元。他多方联系为援疆单位招聘教师9人,定向委托培养博士师资2人,借助校际合作开办讲座6场,实现5名教师的长期结对帮扶,促成本科生联合培养18人。他还指导昌吉学院学生获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参与建设昌吉学院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策划的推广普通话视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播出。他的援疆工作纪实文章《离祖国最近的四天》,在国家级期刊《民族文学》发表后,入选《2019中国随笔精选》。
援疆工作期间,杨建军还个人捐款捐物,资助教师19人次,资助贫困学生20人次,联系帮扶贫困群众1户5人。在面对校园维稳与疫情防疫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敢于迎难而上踏实工作,相继获昌吉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昌吉学院专门致兰州大学感谢信肯定其援疆工作。
2020年9月,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杨建军获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因成绩突出记功一次。巍巍天山见证了这名来自甘肃兰州的援疆干部在祖国边疆坚守奋斗的岁月。
科研教学 服务陇原
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杨建军立足高校科研教学岗位践行的人生追求。
杨建军出生成长在甘肃,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为中亚地区甘肃籍海外华人族群的文学研究。在兰州大学参加工作以来,他相继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次受邀赴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进修,在国际学术期刊及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多篇中亚东干文学研究文章。杨建军还多次应邀参加东干语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他致力的东干文学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及海外汉学界论及海外华语文学,关注的焦点是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中亚没有引起学界足够关注。兰州大学的杨建军教授等人的系列研究成果推出后,中亚东干文学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学者慕名来访兰大,西北地区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的学术界形成了东干研究热,甘肃成了东干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中亚地区甘肃籍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世界华语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躬耕文化产业领域,是杨建军致力服务甘肃发展的选择。杨建军曾去北京大学访学,钻研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文化产业领域,他相继承担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暨马工程重大课题子项目《甘肃省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研究》、马工程重大课题子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理论启示》、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甘肃省社科重点项目《甘肃省深化“一带一路”范式凝塑:人文交流与合作品牌》,受邀在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宣读论文《论丝路故事的创意开发》,该文后发表于《北大文化产业评论》。他的研究文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还获得甘肃省艺术学论文征文一等奖,科研成果直接服务甘肃文化发展。
立足兰大教学岗位,杨建军还指导兰大五泉文学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文学社团”。因培养学生优异,他获得了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和“未来领袖”全国文化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当前,在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时刻,杨建军作为项目组重要成员,承担了重大项目《甘肃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建设保护规划》,陇原大地的山水间穿梭着他奔忙的身影。为了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甘肃文化发展,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合作成立了部校共建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该研究院的成立凝聚了杨建军的默默付出,依托这个新平台,他将更加努力地服务甘肃发展。
杨建军曾在学术著作后记里写道:“兰州大学文学院老一辈学人的严谨治学之品,青年学者的求真务实之德,将是我终生受用的财富。……感谢家人和师友长期以来对我默默的支持,如果这本书是我在学术田野上结出的一个麦穗,那么家人及师友就是麦穗下默默无语的深厚大地。天高地厚,唯有更加勤奋的躬耕,才能肩扛起岁月的风吹雨淋,才能对得起帮助我的人。”
千里陇原大地,是万千陇原儿女奋斗的热土。兰州大学的青年教授杨建军,将继续躬耕于这片热土,常怀感恩之心,坚持知行合一,服务西北大地。
杨建军,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萃英学者,中央第九批援疆干部,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并记功一次,研究成果曾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文艺评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艺术学论文奖等。
本文重点讲:包罗万象是什么生肖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