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合力挖断穷根,赤壁市整合各方资源助力脱贫攻坚 2345解梦大全免费
养殖小龙虾脱贫致富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鹏 陈咏 通讯员童金健 袁俊 申鸣
12月10日至14日,咸宁市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委派嘉鱼县组织专班人员,分赴赤壁9个乡镇22个村,对赤壁市2018年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工作进行核查。
赤壁市共有贫困村23个,截止2018年10月尚有6个贫困村和1个深度贫困村未能出列。今年以来,该市整合各方资源,做好脱贫攻坚的加减法综合应用题,全面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
深挖穷根 树立脱贫信心
70多岁的王清学是罗县村贫困户,全家6口人,儿子儿媳均为残疾人。在工作组的帮助下,他通过养殖摘掉了贫困帽。2017年,他家还被评为该村最美家庭。
扶贫,首要是打消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由被动接受扶贫到主动寻求脱贫。对此,赤壁市在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的同时,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挖除贫困户思想上的穷根。在赤壁,每一个村都有村两委与村民订立乡规民约,从思想上积极进取到举止上文明得体、从家庭中尊老爱幼到邻里间和睦互助,都定出明确标准,并每年组织评选最美家庭。通过开展这一系列工作,彻底根治贫困户懒散、惰性、消极的思想,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
同时,赤壁市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目标,先后从市直单位选派149名干部,任结对帮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通过全脱产驻村工作,向贫困户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兴办实事、济困解难。
至今,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下,赤壁市148个村9879户贫困户中,已有6000余户贫困户选择了产业项目自主脱贫。
强力保障 坚定扶贫决心
“我们70多岁了,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进新房,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帮扶。”住上宽敞整洁的扶贫搬迁安置房,官塘驿镇张司边村村民刘春生逢人便讲。
刘春生今年72岁,妻子体弱多病、身体残疾,他们的住房年久失修,已不适宜居住。今年5月,其帮扶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乐新了解了这一情况,并及时反映,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认为刘春生老人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7月初,刘春生顺利搬进了扶贫搬迁安置房。
对刘春生老人的帮扶过程,仅是赤壁市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要让每一家贫困户都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对此,赤壁市对全市因条件限制、自身发展困难的贫困户,进行政策范围内点对点扶贫。
据统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9879户34343人,建成易地搬迁房105套共9100平方米,并已交给10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 对2372个贫困家庭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拨付危改资金2345.95万元。同时,通过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政策兜底等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生活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也让贫困户看到政府扶贫的决心。
持续发展 紧守致富恒心
送岗上门,就近就业,让农家子弟变成打卡上班族。据赤壁市润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介绍,春泉庄项目累计安排就业人员近200人,90%以上都是当地农民,每年为当地农户创收350多万元。
在春泉庄客房部工作的沈星星是温泉村人,她来这里已有4年多了。她说,虽说比在外打工收入低一点,但在家门口上班心里踏实。而且这里包吃还免费送上下班、交五险,感觉以后的日子有依靠。
为了实现持续保障不返贫,赤壁市因地制宜,围绕抓好林业、茶产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家乐、光伏、中药材、水果等8大产业,为全市23个贫困村种下致富之源。
如今赤壁已脱贫9135户31869人,出列贫困村16个。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坚强决心,弘扬赤壁精神,擦亮扶贫品牌,攻坚深度贫困,持续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本文重点讲:佛教解梦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