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梦话惊醒父母,妈妈去幼儿园讨公道遭拒,换你咋做?值得深思 梦见日月同辉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心里很难过。3岁的小男孩,被幼儿园老师抱进厕所“罚站”。孩子晚上做梦都在喊:
“我不要去厕所罚站!”
爸爸妈妈听了很惊讶,孩子睡醒后就问他:“谁让你去厕所罚站?”
孩子清醒地说,我被幼儿园老师关厕所了,并指认了被罚站的卫生间。
家长听后很愤怒,说孩子调皮可以管教,哪怕站走廊也能接受。可卫生间是什么地方?这算不算“体罚”呢?
收到家长投诉,幼儿园态度还不错。园长批评处理了涉事老师,并要求相关老师当面给孩子妈妈赔礼道歉。
只是罚站厕所事件,让孩子对上学很抵触。妈妈决定给孩子转园,并希望幼儿园退还一些预交费用。
双方就退费问题达成一致,事情似乎也圆满解决。可是孩子妈妈情绪很激动,根本接受不了孩子站厕所这件事。
妈妈说,这件事给我打击很大,想起孩子受的委屈就心痛不已。自己不需要老师道歉,只要对方感同身受一下就好。
感同身受是啥意思?对孩子妈妈提出“以牙还牙”的述求,对方表示无法接受。
相信这事发生谁家孩子身上,家长也是怒火难平。只是问题的解决,要以孩子健康成长为根本,有时候家长也只能调整心态。
一、幼儿园孩子容易受到那些“无形伤害”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家子怎么疼都疼不够。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还是要离开父母,开始进入集体生活。
头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孩子能适应吗?做父母的不由担心孩子冷不冷?饿不饿?有没有受欺负?
事实上,很多孩子确实一时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会受到一些无形的伤害。孩子小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让父母很担心。
1、被老师“特别对待”
孩子的性格不同,对集体生活适应性也不同。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爱发言也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渐渐成了小透明。
还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比较调皮一些。孩子在幼儿园又跑又跳,难免磕碰受伤,甚至碰撞和别的小朋友。
不论孩子本人受伤,还是误伤其他小朋友,家长都会和老师反映情况,希望这个孩子得到更多关照或照顾。
小外甥亮仔就挺皮,妹妹提醒了老师一次,孩子果然不再受伤,也不惹祸了。可是,孩子越来越讨厌幼儿园。
原来,老师不让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儿,做活动时也时刻牵着他的手,不让跑也不让跳,亮仔的活动自由被限制了。
其实,不论被无意冷落还是特殊关照,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被其他小朋友“亲密接触”
很多孩子文静优雅,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这样的孩子语言智能发育较早,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但有些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肢体动作发育早,对语言就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的绝对不说两个。
小雨班上就有个这样的孩子,想要什么用手指一指,喜欢什么玩具就自己拿过来,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拍拍你。
只是小孩子下手没轻重,常常“拥抱”变成了扑倒,“打招呼”变成了拍打,别人要是不明白他的意思,就开始手脚并用了。
这孩子在幼儿园,没少被其他家长投诉。好在父母态度还好,给大家赔礼又道歉,希望别人体谅他家的“野蛮”宝宝。
可就算这样,同样的事发生多了,别的孩子也不会喜欢幼儿园生活。毕竟,谁喜欢总被别人拍拍打打呢。
3、被小集体“孤立”
人是有社会性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让人心情愉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是总有些孩子,融入不了集体生活。
小丽平时胆子小,性格内向。她在幼儿园很听老师的话,别的孩子说什么也不敢辩解。时间长了大家觉得无趣,就不和她玩。
浩浩长得胖乎乎很可爱,有一回和亮亮吵嘴,亮亮叫他“胖子闪开”,壮壮没还嘴,慢慢地好多孩子这样叫,壮壮变得沉默了。
龙龙是个强壮的男孩,平时在家也是说一不二的。龙龙希望别人都听自己,看上什么玩具也直接抢过来,后来孩子们就躲着他。
动手带给孩子身体伤害,言语能伤害孩子的自尊,但最严重还是集体孤立:想伤害一个人,大家都别理他就行了。
二、父母怎样察觉孩子受了委屈?
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父母自然会为娃出头。真正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太小,根本说不清自己经历了什么。
怎样才能发现,孩子受了欺负呢?孩子如果出现下面的异常行为,父母就该注意了。
- 情绪不稳定爱哭闹
孩子平时好好的,最近突然变得爱哭闹了。这可能是孩子受到了欺负,负面情绪积郁在心里,跟亲近的人哭闹发泄。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文静内向的孩子身上。
- 孩子情绪暴躁爱发脾气
受了委屈没办法排解,外向的孩子会转移情绪,回到家莫名其妙地朝父母发脾气,因为家里是孩子情绪最放松的地方。
- 孩子不想上学或强烈要求父母接他
无论不想上学还是让父母接自己,都是孩子逃避的表现。孩子不喜欢那个地方,想离家离父母近些,这样心里才有安全感。
- 做噩梦或其他应激反应
孩子受了欺负无法排解,负面情绪就会进入潜意识里。孩子受到强烈刺激会做说梦话,或者半夜惊醒哭闹。
孩子强烈排斥一个地方,还会出现其他生理反应,比如头痛、腹痛、呕吐等等,心理学上称作“应激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上述反应,别给孩子下“不乖”的定义。这可能是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向最爱的父母求助。
三、孩子受委屈父母怎样有效应对?
孩子幼儿园受的伤害,可能来自老师的不恰当处置,也可能来自其他小朋友的打闹或孤立。父母怎样才能有效帮到孩子呢?
首先,亲子链接不中断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你要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问问孩子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他开不开心。
就算孩子分享了不愉快的事,哭闹或发脾气,也别觉得孩子敏感矫情,孩子和父母说这些,也是鼓起莫大勇气的。
别做评论,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认同并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他。
亲子连接不中断,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动向,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反应。
其次、和老师及时沟通
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就是老师在直接管理。和老师及时沟通,才能第一时间解除误会,解决实际问题。
保留孩子受伤害的一些证据,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该客气时客气,该强硬时也要强硬,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实在解决不了再去找园方,误会解除问题解决最好,实在不行可以考虑退费转园,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权益。
再次、观察孩子的态度
有时时候大人觉得孩子受欺负,孩子自己却觉得是玩耍,还挺好玩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写成长空间,让他自己去处理。
有时时候父母认为无所谓,但孩子觉得很委屈反应强烈,爸爸妈妈就要重视了。安慰排解孩子也好,去讨说法也行。
总之,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父母是自己坚强的后盾。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最后、给孩子他想要的安慰
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对方很过分,怎么来解决问题呢?
“以牙还牙”往往是父母气愤之余的想法,其实我们更应该问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样的安慰?
孩子希望对方道歉,然后继续做朋友的,就去找对方协商。孩子希望远离的,就请老师把他们隔离开吧。
当然,对方道歉认错态度良好,我们就接受。如果对方不好打交道,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们就只能动手自卫了。
如果双方实力悬殊打不过,我们最好是远离对方,和“垃圾人”多做纠缠,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进入幼儿园,集体环境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孩子一时适应不好没关系,只要父母时刻关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能给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让孩子顺利完成家庭到集体的过度,健康成长。
我是@菲姐育儿园,致力家庭教育、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二胎妈妈,欢迎一起来聊聊孩子成长那些事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重点讲:梦见别人给我洗头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