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资深的千年帝都,现已成为三线城市,昔日辉煌不难寻觅! 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原版)2345生活实用)
说到中国四大古都,人们一般会想到西安、北京、南京,现已成为三线城市洛阳似乎常被遗忘,从历史遗迹中不难领悟到洛阳昔日的辉煌!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城,“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论资历,洛阳在西安之上!
洛阳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洛阳两次成为河南省会,并一度因日军进攻上海而成为行都。
洛阳现为河南省辖地级市,房价略突破一万,从综合指标看,应为三线城市。洛阳虽从资深帝都变为三线城市,但还是不难感受到昔日辉煌与风采!这里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洛阳现在龙门石窟、洛阳白云山风景区、鸡冠洞、老君山、龙潭大峡谷等5个国家5A景区,还有15家国家4A景区,分别为关林、白马寺、重渡沟、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栾川抱犊寨景区、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汝阳西泰山风景区等。截至2013年,洛阳共有景区168家,3A级以上景区26家,是中国3A以上景区最多的城市。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三大关庙之一,在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因为人们对关羽的敬重,从来没有被盗过。
白马寺在白马寺山顶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故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此山主峰海拔1010米。白马寺创建年代不详,金李俊民游白马寺山诗曰"千年古庙映崇岗,寂寂空庭草树荒"由于战乱原因仅剩一座景公塔,巍然矗立,向人们昭示它的往日辉煌。
到洛阳,不只是看牡丹!还有更多的景点值得感触!(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
本文重点讲: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原版)2345生活实用)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