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娅萍:梦境 周公解梦1000个梦的解释(周公解梦梦的解析释梦)
白色的“梦境”装置和影像作品源于我自二十岁开始反复做的一个梦,梦醒来画下草稿,从开始制作不同装置空间,前后实验、制作及拍摄视频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搭建空间达十余次,从几百多平米到二十平米都曾实现过。装置空间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开始的大而平静美好的空间,一个是局促狭隘打破镜子的空间,一个是最后回归宁静的更大的无限空间。
每个装置空间在展出的时候都装有隐蔽的摄像头,是观众在不自觉中进行自我梦境诠释的互动行为作品。他们的各种潜意识里的表现,也是我创作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影像作品以一个小女孩的世界开始,平静美好,我认为童年时代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其后思维模式的根源,所有的心理创伤和心理模式结构的建立都是从童年开始。从开始安静平静的空间,接着整个世界在影像中开始摇晃,变的局促、压抑和狭隘,到打碎的多面折射的镜子,这寓意着成长的困惑、忧郁和挣扎,最后在时间长河里修炼,小女孩也慢慢醒来,一切归于平静,生命上升到一个禅意的境界,此作品预示人生成长的过程。生命是因果因缘际会,正如《巴利大藏经·小部,自说经》第八卷第三章所诉:正如比库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最后回到一个大而无限的空间,就像一场梦醒来一样。
梦境和潜意识的表达
现实中的轮回里,生命就像是梦境一般,梦境是潜意识里自我的开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最终去向哪里?梦源自现实,梦中发生的事情,在现实里总会找到相同或者相似存在的影子。同时,现实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欲望、思想和性格相交织,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下形成了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我在这个装置作品里就是要通过各种角度,镜子的折射,给观众创造出多重空间的镜像,让进来到装置作品的人有了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多重空间的体验,也是还原我自己的梦境空间。
我大学的舍友中有一个就是有着精神障碍,我记得她会在半夜突然梦游一样爬到男生宿舍,认定其中一个男生是从家乡追随她而来,她会在圣诞节大庭广众之下在学生食堂念她的情书……一切都是和潜意识的幻觉和梦境有关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荣格都是梦的解析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做这个作品就是想在这个梦境空间里,让人们潜意识里的那些自我关照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人在清醒的状态中可以有效地压抑潜意识,使那些违背道德习俗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但当人进入似睡眠放松状态的这个梦境空间里时,有些欲望就会避开潜意识的检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识层面,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自己。人们在这里可以极大的释放自己。经常我看到人们在这里的各种非现实常规的各种表情和状态,这就是梦的形成。
梦境是人的欲望的替代物,它是释放压抑的主要途径,以一种幻想的形式,体验到这种梦寐以求的本能的满足,经常参观的人们会下意识的去很仔细观察镜子里的多重镜像中的自己,摆出各种令人惊奇的甚至销魂的姿态,我通过隐形的摄像头记录下来,是非常有趣的观察报告。隐藏在人潜意识中的欲望之火,由于现实的原因遭受压抑不能满足,而潜意识中的冲动与压抑不断斗争,形成一对矛盾,进而形成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使欲望寻找另外一种途径去满足,这就是梦境,也是我要通过这个“梦境”装置带给人们的体验,以及去释放那些潜意识里的压力和欲望。
梦境和现实的破灭
在装置作品的第二部分,梦境里的镜子突然破碎,灯光开始不断忽明忽暗,一切都摇晃起来,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心理冲突的显现。梦中人会出现欲望、情绪等各种感受,虽然这些都是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的,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不能说梦中出现的需求就是你的本质所在。这个时候“梦境”空间里让人体验到的,是理性需求与感受类需求的相互矛盾的状态,各种场景预示他们并存在你的意识中,并相互争斗伴随你的一生,一直到梦境空间里一切归于平静。
而这个过程中,这些需求之间的冲突可能使你无所适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但是,假如你拥有了足够强大的自我协调功能,并很好的协调这些冲突,平衡你在无限幻想空间里看到的自我,他们反而会使你获得更好的成长。其实这也就是很多人接受释梦和催眠等技术手段进行心理治疗获得个人成长的主要目的之一。这个梦境里,人们可以尝试去理解抽象的心理学家的各种理论,去体验幻像中的梦境,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做梦是大脑在虚拟环境中对如何处置危险情况的预演,尤其是噩梦,研究表明人类每年要做300到1000次噩梦,人类正是在噩梦中进行安全训练。通过这三个装置,完整的阐述了对梦的解析,也在这个装置中获得平衡和释放。
梦境和自我的放下
作品带着各种对生命的追问,在展出期间受到各种年龄阶段的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大小女孩,每到下班和放学时候,展览经常排队参观,在隐蔽的摄像头里,我经常观察到人们喜欢在镜子中各种拍照,做出完全和生活不同的“怪异”的行为。我认为,他们是在镜像中寻找另一个自我,在繁华的世界里和另一个心灵进行对话,去追寻那个属于自己的“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在装置作品的梦境里,就由这样三个人生阶段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从小女孩的若隐若现的身影开始,预示生命的发芽,她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在装置作品中开始各种环境变化也是内心欲望的暗示,她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在装置作品中的本我是彻底的表达和释放。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的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在装置作品中,开始瓦解理性的思考,回到童年的记忆里,唤醒镜像中感官的快乐,这是观众在作品中体验到的最有趣而隐秘的部分。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在装置作品的无序中,观众的思维被彻底的打破常规,行为也可以变得超于现实,接近临界点的自我,如放逐后的自由。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在影片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归于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是理想化了的自我。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在密闭的装置空间里,观众在这里遵循自我的原则,让超我、本我和自我达到完全的和谐统一,完成自我的超越之旅。
梦境和东方哲学的无我
佛法当中所说的小我,是指我们的“我执”,是指我们执着于这个地、水、火、风四大聚合而成的“色身”即是我身,执着六尘缘影和合而成的妄心为我心,从而安立一个“我”的观念加以执着。在影像中,各种镜子折射出无限的空间,就是红尘的幻象,“我”在镜像中如梦如幻,如繁花泡影……
佛法当中所说的“真我”是指我们本有的清净佛性,此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及一切有情皆是同体,无二无别。此性从不曾生,更不会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心微妙难见,唯有智慧之人方得挈入!我们的佛性如同没有边际的镜像,它能随缘幻现一切具象的影子、多重影子等等,我们众生都是认为这个镜像中的影子等等短暂的现象为我,就是前面所说的“小我”。而不识根本真我。根本真我就是如之幻性,它虽能幻起一切虚实的影子,但是却不因幻象的生灭而生灭,不因幻象的远近而有远近,不因幻象的大小而有大小。
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若能够体验到菩提达摩话中的“无我”境界,无论忧愁还是喜悦,一切自然会随风消散。认识自我,是古希腊之门的箴言,也是今天现代人最需要的,通过这个影像和装置作品带来的梦境的体验,希望带给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潜意识的认知,分辨“本我、自我、超我”,放下“我执”的“小我”,以爱为怀,愿一切更美好。
爱和智慧,与你同在。
【范娅萍大型装置作品展】
“I am an Angel – You are an Angel”
展览时间:10月25日 – 11月25日
开幕时间:10月25日 下午16:00
展览地点:财富城堡,北京
策展人:马修·贾纳特(Matthew Jarratt)
【城堡中探寻天使的存在】
“你是天使-我是天使”范娅萍大型装置作品展将于2016年10月25日在北京财富城堡开幕,展期为10月25至11月25日。本次展览是范娅萍天使计划国际巡展的第一站,之后将会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地的老城堡陆续呈现。此次巡展将与众不同的将城堡建筑与范娅萍的装置艺术融为一体,因此此次展览除了对室内空间的精致营造外,在室外部分也将邀请观众踏上一条探寻之旅,在艺术的花园中探寻天使的存在。
版权说明
本文由范娅萍工作室独家综合整理,范娅萍老师已经注册登记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更改和翻译,转载请按照原链接转载,转载请联系范娅萍工作室工作人员,邮箱:fanyaping@21cn.com,并注明出处范娅萍博士公众号,否则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介绍
范娅萍,湖南人、艺术学院硕士、心理学博士、自由艺术家。此公众号阐述分享艺术家范娅萍老师对艺术独特的理解,分享范老师油画、装置、雕塑、水墨、影像、诗集等各种形式的最新作品及展览信息。范娅萍秉承大爱、和平、智慧的人生理想,倡导教育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理念,用艺术和心理学的方式研究少年青春期成长问题。范娅萍在日本森美术馆(2016)英国伦敦查尔斯王子基金会(2016)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莫拉宫殿(2013)、巴黎大皇宫(2014 年)、日本福冈美术馆(2009)、日本亚洲美术馆(2009年)、中国今日美术馆(2015)、中国广东美术馆(2007)、爱沙尼亚塔林美术馆(2006)等多次举办艺术家联展和个人作品展览,作品主要被今日美术馆、英国卡迪佛大学、中国建设银行、法国领事馆、瑞士领事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和重要个人收藏家收藏。出版有《黑白感性》、《我不在我所在的空间》、《天使的秘密花园》、《形象解码》等作品和学术专著。
本文重点讲:周公解梦1000个梦的解释(周公解梦梦的解析释梦)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