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把日历当艺术品做顺历有多牛? 顺历老黄历手机版
2019年末在淘宝和抖音上被哄抢的《顺历:时光有礼》台历,因为生产速度满足不了销量,大多数消费者下单后要等近20天才能把台历拿到手。
事实上早在2018年在淘宝就已经有类似的台历销售,剪纸内容主要是以日本的文化元素为主
而为什么日本这个销量寥寥无几,但是这本《顺历:时光有礼》却能被哄抢到断货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两者的差别。
首先是设计方面,这本顺历台历结合的是中国元素的古建筑,在国人情感上就已经拉近了亲切感和归属感,分布各地的24个古建筑,自然而然能在“当地”进行圈粉,给了“当地”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既有民族自豪感又有地域归属感。同时,台历不仅是建筑的纸雕的呈现,还结合了24个节气描绘季节生活的场景,通过耳熟能详的节气名称以及唯美的插画图更能让消费者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符合消费者对日历的更高期望。
在营销概念方面,这本日历的台历剪纸邀请“非遗大师”进行设计,要知道“非遗”这个词在2018和2019年的火热程度,国内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几乎等同于“中华文化精髓”,单凭这点已经能赚取了国人的眼球。而台历结合的手机AR技术,又让年轻一代产生亲近感和好奇感。
言归,一本158元的台历,花费如此高额的设计成本、技术成本和品牌结合成本,究竟值不值?从在淘宝平台各店铺的销量估算,这本台历在2019年Q4的销售量应该能去到10万+本,也就是创造上千万的电商营业额。这不难看出这样的投入的回报还是比较可观的,同时拉高了跟随者进入竞争的成本。可以看到伺机而动有若干仿品迅速面世蹭到一定流量,但质量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从销量上来看,仿品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赚钱,可能是最本质的商业动机,同时我们也留意到“顺历”这个品牌在以往对日历产品的坚持,这种坚持几乎达到了把日历当作奢侈品或艺术品去打造的程度。
2017年顺历日历笔记本:正宗黄历宜忌
2018年顺历日历笔记本 增加 AR 功能
2019年顺历 首创纸雕建筑
顺历获得天使投资,登上纳斯达克巨屏宣传
2020年顺历非遗剪纸+礼制建筑,获得国际大奖。
每年在日历产品厮杀的品牌不仅顺历一家,其他知名品牌还包括故宫日历、单向历、传家日历等。但从近几年产品的变化来看,这三家在产品形式上的进步并不明显,仅限于日历内容的更新。唯独顺历在产品形式上追求大胆的创新尝试。
故宫日历
单向历
据了解,“顺历”原本是一款日历APP,所以顺理成章在APP周边延伸出实体日历商品,以及利用APP的技术优势赋能AR黑科技以及在粉丝群进行产品营销。但目前从网上信息了解到,顺历已经不仅限于在日历这个单品进行深耕,同时也在涉及文创形式的生活用品电商领域,逐渐推出具有实用性的生活用品,例如雨伞、香薰、杯子、包袋等。并且在品牌联合上涉足跨界合作,推出“艺术+”项目与现代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独立设计师等共同推出产品,以设计差异化的姿态进入此领域。
所以,回归本文的主题,今年顺历会与艺术家进行合作,再次从展现内容、展现形式和视觉观感上在实体日历领域上对产品进行创新。虽然还无从得知2021年版的顺历日历会是怎样的设计,但目前从其与艺术家合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的设计感来看,必定会在设计上更偏向于结合合作艺术家有代表性的现代艺术的元素,把产品的视觉观感进行拉升。文末,配上部分顺历合作艺术家作品给各位进行想象。
顺历“艺术+”合作艺术家江衡《暴雨将至》(及美国艺术基金会员)
顺历“艺术+”合作艺术家江衡《花开花落2》(及冀少峰老师里瓦先生及其夫人)
顺历“艺术+”合作艺术家:陈文华作品《蓝光》
顺历“艺术+”合作艺术家:陈文华作品《世界是你的》
本文重点讲:顺历老黄历手机版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