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买到好茶?这4种套路要小心,收藏起来防止被骗 老黄历正宗版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买茶的过程,少不了一番挣扎。
在这个时候,老茶客根据以往的经验,快速入手自己心仪的好茶。
但对于新茶友而言,难。
也正是因为对茶叶的了解不足,便习惯于寄托他人,也就是各位茶掌柜。
若是运气好,遇上了一位靠谱的茶掌柜,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对方会细细听取你的喜好,再投其所好,提供建议。
买到好茶的几率,也就大大提高。
但如果遇上的是一位口若悬河、巧言令色的茶掌柜,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些好茶本不该有的特征,在他们口中却成了卖点,成了理所当然。
花言巧语之下掩盖的,是满满的套路。
他们完全失去了“真诚”这一底线,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割韭菜。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自保?
当务之急,是看清对方话术中的套路,认清优质茶该有的真正品质。
《2》
套路一:买茶越贵越好
新茶友在不了解一款茶之前,往往以价格论“英雄”。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这款茶的价格这么贵?品质一定很高吧。”
“价格这么便宜,看来质量也就一般般。”
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的确,在经济学当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价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价值。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非正常的现象。
举个例子,茶圈中沸沸扬扬的“天价茶”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70万元一斤的武夷岩茶,即便品质优越,但它真的值得这么高的价格吗?
谁也难说。
可见,价格只能作为一种参考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唯一标准。
虽然有句话叫“一分钱一分货”,可超过了大众消费能力的范畴,便需要多加思考,谨慎购买。
一款优质茶,虽然成本高,但也维持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
盲目追逐高价茶,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让某些“有心人”哄抬茶叶价格。
再者说,贵的茶叶,未必一定适合自己。
我们还是应该从品质出发,综合考量茶叶的产区、工艺、储存。
最后,再结合个人口味,做出决定,才是一个合理的顺序。
《3》
套路二:买茶越老越好
我们先从一则故事说起。
前段时间,朋友向自己抱怨道,“我买到了一泡很老的岩茶,结果味道根本不怎么样。”
于是乎,便具体询问了他不满意的原因。
“香气很淡很淡,几乎没有,而且汤水也很薄。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吧!”
寡淡的香气,薄弱的汤水,很显然并不符合武夷岩茶“花香岩骨”的风味特点。
要知道,一泡好的岩茶,香清甘活、花香岩骨,是必不可少的。
可见,年份够老,也未必是好茶。
在六大茶类中,并非每种茶类都适合存为老茶。
像是绿茶、红茶、乌龙茶,大多是提倡大家趁鲜喝。
即便存为老茶,在自身品质一般,且没有良好仓储条件的情况下,也无法将风味完整地保留多年。
而常常被人提到的老白茶,被冠以“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
因此,很多茶友存在着一个误区,买老不买新。
其实也是不正确的。
在品质优越的前提下,不论新茶还是老茶,皆为好茶。
而有些劣质的老白茶,内质匮乏,甚至还比不上新白茶。
更有甚者,在对老白茶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频频踩入做旧茶的坑。
因此,盲目追求老茶,不如多花些心思认识和了解。
能少交些学费,总是好的。
《4》
套路三:买茶越苦越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苦不涩非好茶”。
看似有理,却处处存在漏洞。
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是什么茶,体内都含有茶多酚和咖啡碱等苦涩物质,只不过是量多量少的差异。
不过对于好茶而言,苦涩物质的含量偏低,正确冲泡下,并不会出现浓烈的苦涩感。
即便是常常被称为“霸道刺激”的武夷岩茶,也不是喝苦涩味越重越好。
以牛栏坑肉桂来说,正宗的牛肉,汤感个性十足。
入口细腻绵柔,能够感受到汤水对舌面的包裹感,柔顺稠滑,犹如米汤。
茶汤过喉,还能感受到肉桂特有的辛辣感。
即便是由于冲泡不当所造成的苦涩感,也会在短时间内化开,而不会长久停留。
反之,无论怎么泡,苦涩味都很明显的茶叶,存在着猫腻。
通常是原料较差,或是工艺不当的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譬如,在武夷岩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个步骤叫做“走水”。
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内部的水分进一步去除。
而在走水顺畅的情况下,叶片内多余的物质也会一同排出。
因此,做青做得好,走水顺畅的武夷岩茶,苦涩味并不太重,但若是走水不畅,则会造成苦涩味强烈的口感。
再比如,岩茶生长环境不佳,日照时间过长,光照强烈,土壤通透度不足。
种种因素,都会导致茶叶营养积累有限,苦涩物质含量偏高。
在此情况下,即便制茶师傅的做茶技术高超,也难以减弱其苦涩强烈的滋味。
当下,人们追求的好茶,更注重清甜感,讲究回甘和韵味。
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味蕾受罪,“不苦不涩非好茶”的老黄历,早就该翻篇了!
《5》
套路四:买茶越香越好
作为一款好茶,拥有丰沛的内含物质,其中也包含了芳香物质。
但是,并非越香越好,而是表现在了层次感上。
以2021年的一级白牡丹为例,它的花香,清郁甜美,丰富多变。
到了第三、四冲的精华部分时,汤水中可以喝到七里香、晚香玉、缅因花,还带着股煮鸳鸯藤的草药香。
这些花香,层次丰富,香型多元,它走的是清雅路线,像一个大家闺秀般婉约。
而非香得冲人,香得发腻。
再来说来自桐木关的正山小种。
前两天为了招待客人,便拿出了《小茉莉》。
极富特征的清丽花香,像是开在春天里的白色花苞,散发出清灵的幽香。
汤水清新明快,鲜香醇爽。
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形容它,就是“小清新”。
喝它时,总会让人想到那个刚下过雨的清晨,晨露挂满了树梢,花香盈盈,清郁难言。
好茶与好茶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
这种颇具高级感的香气,不艳俗、不廉价,才是优质茶该具有的品质。
《6》
承认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变通。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大方地展示出自己的优势,未尝不可。
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发自内心的真诚。
以品质来打动众人,而不是口说无凭,是非颠倒。
常常使用套路的人,他们都假定别人是愚蠢的,只有自己是聪明的。
奈何,聪明反被聪明误。
耍“小聪明”的手段,最终会被大家的火眼金睛所识破,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比想象中的更加敏锐。
更多关于白茶套路的原创知识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重点讲:老黄历正宗版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