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冠疫情的阴霾依然久久不能散去,但匪夷所思的是,万物皆在上涨。
各国股市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当然除了A股,虚拟货币暴涨,大宗商品更是一发不可收……
2022年,可能正好相反,万物暴跌或是逃脱不了的宿命。
昨天(12月1日)晚间,千味央厨公告称,鉴于各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为更好地向客户、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经公司研究决定,对部分速冻米面制品的产品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2%-1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2月25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饮料成为了近期涨价的主力军。
11月18日,三全食品对部分速冻米面制品及速冻鱼糜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11月14日,涪陵榨菜公告,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各品类上调幅度为3%-19%不等,价格执行于11月12日17:00开始实施。11月12日,克明食品公告,对公司各系列产品上调价格,公司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政策,但未提及涨价幅度。11月8日,祖名股份公告,对部分植物蛋白饮品(主要是自立袋豆奶)的出厂价进行上调,出厂价上调15%-2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1月15日起正式执行。11月4日,加加食品公告,决定对加加酱油、蚝油、料酒、鸡精和醋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于11月16日正式执行。11月2日,恒顺醋业公告,自2021年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
不仅国内企业涨价,国际巨头此前也掀起了一轮涨价狂潮。
国际日用品巨头宝洁公司此前表示,正在提高部分美容、美妆和口腔护理产品的价格,以应对更高的成本。
宝洁公司的产品提价,几乎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如OLAY 、SK-II、潘婷、海飞丝、舒肤佳、佳洁士、欧乐B、吉列、汰渍、碧浪等。
联合利华也表示要采取自主定价权来对冲原材料的高成本。
多芬、力士、清扬、中华、凡士林、金纺、奥妙、和路雪、立顿都是旗下主打产品,涉及个人护理,家庭洗护,食品饮料等领域。
拥有舒洁、好奇、高洁丝等品牌的金佰利也在也计划今年第二次提高价格,以减轻“严重通胀”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韩国超市,一桶18升的食用油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大约要217元。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同样的食用油只需要108元,前后价格差了整整一倍。另外韩国的牛肉也在涨价,目前每公斤已经涨到了640元人民币。韩国菠菜的价格涨得也很离谱,一公斤就要68元,上涨幅度高达40%,这么一对比我国国内的菠菜价格似乎也没那么高了。除此之外,大蒜、豆腐等也在涨价,目前韩国大蒜的价格每斤大约在33元左右,豆腐也涨了将近17%,鸡蛋价格涨幅高达70%。
实际上,不只是食品饮料,日用品涨价,2021年,几乎所有资产,商品,原材料都在涨价。
工业之母,原油,2020年3月份,中行原油宝事件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候,国际油价已经跌至负数。
前几天,原油期货一度突破85美元每桶。
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更是在今年上演了鸡毛飞上天的神话,动力煤期货一度无限逼近2000元一吨。
欧洲天然气涨了6倍,亚洲天然气涨了5倍。
全球电价疯涨,英国今年的电费与去年相比增加了7倍。
工业制造最依赖的铜,铝等有色金属纷纷创下十多年新高和历史新高。
新能源车用到的锂,光伏用到的有机硅,各类化工品,上演接力涨价浪潮。
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除了猪肉,几乎都在上涨,蔬菜也按捺不住寂寞,卖得比猪肉还贵。
2021年,很多人吐槽,除了工资,都在上涨。
2021为何会暴涨?
2021年,全球疫情此起彼伏,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
全球生产和生活也会受到了一定冲击。
有一点几乎没有任何疑问,那就是经济至少没有出现过热现象。
此前,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上涨,一般是经济过热的表现。
2021年,为何会出现万物暴涨的情况?
疫情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国外很多地区疫情依旧在蔓延,而且变异之后的新型病毒也在陆陆续续出现,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生产受到了影响,从而造成了物资短缺的现象。
其次,疫情影响,全球物流运输受阻,2020年下半年开始,运费一天一个价,以前运一个柜子到亚马逊,全段价格基本上是3-5万人民币,现在是3-5万美元。反映国际整体海运运价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在今年9月份比去年5月低点上涨了883%。
运费高涨,中小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必然要提高产品价格,形成一种涨价循环。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万物暴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全球货币泛滥,特别是美元泛滥的结果。
2020年,美联储印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美元。
当然,不只是美国,由于美元是全球主导货币,其它国家央行为了尽量不被美国薅羊毛,也实行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一起放水,钱往哪里去?
答案不言而喻,股市,楼市,虚拟货币,大宗商品 ……
美股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越南股市,印度股市,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欧洲股市也在高位。
再明显不过,这不是它们的经济有多好,而且资产泡沫的发酵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并没有上涨?
首先,我们国家齐心协力,控制疫情十分成功,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井然有序,供应链受疫情影响不是特别大。
而且楼市也在高位,加上楼市调控,房价失去了上涨的基础。
资金为什么没有流入股市?
监管层一直以来对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有很严厉的监管措施,虽然大盘没有怎么上涨,但热门赛道依然表现亮眼,如光伏,新能源车,碳中和等板块已经是超级牛市了。
2022年,大跌如期而至?
怎么涨上去,就会怎么跌下来。
任何商品和资产都是如此。
2021年,涨价因素基本上透支了未来很长时间预期,2022年,继续上涨的基础将会不复存在。
美国,已经没有放水的任何基础。
临近年末,节日购物季来临,许多人开始忙着采购,不过由于全球多国遭遇供应链危机,美国菜篮子价格出现普涨。
美国正经历一场三十一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食品、日用品等价格纷纷上涨。相比一年之前,杂货价格上涨了5.4%。肉类、禽类、鱼类、蛋类的价格上涨超过了10%。
一位名叫门迪·休斯的沃尔玛收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时薪为12.85美元每小时,然而在扣除每月的房租和水电之后,每两周才有2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这200美元还要负担她和三个孩子的食物和必需的生活物资。她直言表示,已经负担不起食物,快餐已经成为当下唯一负担得起的选择。
如果,美国继续放水,美国的通胀将会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了资金支持,大宗商品将会变得异常脆弱,前天,南非变种病毒的危险程度还没有得到确认,原油一天就暴跌超过10%。
全球疫情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完全消失的希望,又没有了放水的刺激,高高在上的美股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一旦美股下跌,将会摧毁资本市场的泡沫,那些什么比特币,什么币都将不堪一击,大宗商品,原材料,化工品都难以独善其身。
最近,美股的连续下跌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预演。
全球已经由降息周期过渡到加息周期,没有任何疑问,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加息了,美国缩表和加息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有因为炒作推升价格的因素。
譬如此前的煤炭,从1982元每吨跌到800元附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
除了煤炭,前段时间暴涨的化工品也出现了回调行情。
68中化工产品中,58种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其中片碱(-45.27%)、液碱(-43.06%)、甲酸(-47.06%)下跌超40%。
怎么涨上去,就会怎样回到起点,这是资本市场亘古不变的定律。
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2022年,下跌将会继续。
无论是油价,还是大宗商品,原材料,回归到基本价格区间,对制造企业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作者 | 周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