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2020年非常意外,因为谁也没想到疫情会突然肆虐,而2021年则格外艰难,因为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直接拖垮了许多企业,大量失业人群涌入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那么2022年会如何呢?短短一个月后,我们即将迎来的究竟是崭新的开始,还是困扰的延续?
其实,有关“2022年究竟如何”的讨论,早就已经引爆了国内外,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做出了如下评价:“倘若说2021年是世界扭转疫情大趋势的一年,那么2022年就是世界适应新现实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将迎接更多的挑战。”
对于国人来说挑战是什么?无非是4个方面:疫情延续、就业困难、通货膨胀以及风口竞争激烈。
在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特效药也得到了推行,新冠病毒再也不是能够危及人们生命的存在。但是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新冠疫情在2022年仍将延续下去,甚至可能迎来常态化的发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很多发展中贫困国家的人用不起疫苗和特效药,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根本就没有对疫情打起重视,所以新冠疫情仍旧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肆虐。只要全球还有一个人身上携带着新冠病毒,那么新冠疫情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有部分人可能觉得打了疫苗就有恃无恐,那么假设新冠病毒继续变异成超级病毒呢?
所以说,要想彻底扼杀新冠疫情,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这种病毒,而这不是单单依靠哪个国家就能做到的事情。与彻底被消灭相比,新冠病毒更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化病毒,变得像感冒病毒一样常见。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的趋势,并无定论。再加上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疫情都已经得到了把控,大家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戴口罩、不要频繁前往人流量过于密集的地方即可,这既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同样也是给国家省麻烦。
除此之外,疫情的延续还将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困扰,比如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倒闭,大量工人和白领流入人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找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很多人说我有文凭,竞争起来有优势,可真是这样吗?
40年前,大学生还是个香饽饽,走到哪里都不愁找工作,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在过去40年间,全国录取大学生总数超过了1.2亿,也就是说,目前几乎有10%的中国人都是大学生,“本科文凭”已经不再是金字招牌。
在学历构不成优势的情况下,人才竞争就只能凭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了,而从这两点来看,普通本科应届生在将来恐怕会步履维艰,已经就业的人也会被就业时间更长的人所倾轧,各行各业的内卷将会抵达一个新的小高峰。
个体是如此,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而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更是频繁增加,全球经济形势相当严峻,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都将迎来新一轮的考验。
听起来,我们的2022年似乎会过得很曲折,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陈述。就像2021年全球经济的确实现了增长与复苏,但很多人应当都注意到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
目前的市场情况是什么?是对于耐用品的需求始终居高不下,是各种供应链的错综复杂,同时也是在能源和劳动力量方面的供应上存在着缺失。需求高了,供给少了,通货膨胀自然就会产生,随之而来的就是货币贬值。很多朋友应该也注意到了,在今年以来,大家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购买力大不如前,这就是最好的论证。
纵观全球经济,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50年间,那些发达经济体里都没有出现过工资与通胀螺旋上升的情况了,而这种情况在2022年可能会出现,因为市场的复苏是离不开消费者的投入的。至于这种情况究竟是好是坏,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聊完了疫情延续、就业困难以及通货膨胀,咱们最后再来聊一聊风口竞争激烈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是事实,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这个风口不知道吹起了多少人,然而严峻的事实是随着政策调整,互联网行业即将进行重置,当政策的指向是深层技术而不再是市场与资本的时候,站在风口上的人也要寻求改变,否则必将跌落。
除此之外,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就是,站在风口上的人实在太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来带货直播能赚钱,大家都纷纷投入到了直播行业,目前国内的直播者数量累计超过1.3亿,什么样的蛋糕经得起这么多人分呢?所以说大家想要从事这个行业前,还是要慎重考虑,不要盲目跟风。
简单来说,如果2020年的标签是意外,2021年的标签是艰难,那么2022年的标签就是挑战,机遇与危险并存。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机会、规避风险,给2022年的挑战交出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