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灵修中对上帝的表述跟老子对道的表述,以及佛家对空性的表述非常相似。可见,他们虽然表述不同,却是一种人类共有的东西。把它人格化,就出现了上帝和梵天;去人格化,只取它的主体性,就是道、空性。西方人为什么那么容易接受老子的道?因为老子对道的表述和西方宗教对上帝的表述很像。当然,只是很像,而不是一样,两者是有区别的。但那所谓的区别,只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差异,比如说西方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而道家哲学不这么认为,道家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是道的呈现,本身也承载了道。不但人类如此,一切存在都是如此,每个个体生命都有道的智慧,都是道的载体。当你明白这一点,见到真心大道时,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此在天堂在,此生天堂生,此乐故彼乐,无灭故无生”,我也讲过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印度教认为世界是梵天的梦,所有人都活在梵天的梦里。我在史诗《娑萨朗》中也说,娑萨朗世界只是不老女神的梦,梦中人不知道自己在梦里,一旦女神开始衰老,这个世界就会渐渐坏灭,天使们就会从梦中醒来。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开始寻觅真相和永恒。当他们找不到真相时,就得到了自性解脱。当他们在所有衣食住行中都不离真相时,就是修道,这远比打坐更为重要。
选自《雪漠智慧课程》,雪漠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