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死去的人[梦见死去的人还活着和我说话]

1986年,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布衣布鞋的老太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她语调依然如年轻时一样轻松俏皮,对家人说着玩笑话:“你们大家高兴吧,我肯定能成佛。” 那时,她已经遍尝人生百…

1986年,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布衣布鞋的老太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她语调依然如年轻时一样轻松俏皮,对家人说着玩笑话:“你们大家高兴吧,我肯定能成佛。”

那时,她已经遍尝人生百味,一切表象在她眼里,都是过眼云烟了。

她参透了人生,唯一舍弃不下的,只有爱情。

弥留之际,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

如此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唯有丁玲。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人民网如今这样评价她:“丁玲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革命者。”

丁玲一如她笔下的莎菲女士,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不依附他人,是一个追求独立个性的女子。

但在民国众多个性鲜明的才女中,唯有她选择了一条义无反顾的红色道路。

丁玲的一生是飞蛾扑火的一生,勇敢而绚丽。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从大家闺秀到叛逆女生

“安福县蒋家,是一个有钱的人家,是一个人丁兴旺的人家。

在我爷爷的时代,据说那些爷爷们,这房、那房、远房、近房,究竟有多少房、多少人,连姓蒋的人自己也分不清楚,外人就更无从知道。”

晚年的丁玲在文字中如此回忆她的显赫家世——湖南安福县蒋家。

丁玲是笔名,她本姓蒋。

蒋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名门望族。

远祖蒋之奇是与苏轼同榜的进士,位极人臣。

蒋家最早的宗谱还是苏轼写的《序》,后来的《蒋氏像跋》由文天祥撰写。

可以想象,能请动这两位大咖的蒋家是多么显赫。

蒋家世代为官,但随着清王朝的日暮黄昏,也无可挽回地走了下坡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丁玲的父亲蒋保黔依然还剩下两百多间屋子,于是娶了门当户对的余曼贞。

余曼贞从小饱读诗书,与旧式女子不一样,她琴棋书画样样拿手,最喜欢吹箫弄笛。

嫁到蒋家后,寂寞时也会呜呜咽咽吹上一曲,往往惹得夫家上下不满意,他们嘲笑她是卖唱的。

蒋保黔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余曼贞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蒋胜眉,巾帼胜过须眉的意思。

丁玲准是遗传了母亲的叛逆,尽管出身名门,她注定做不成大家闺秀,打扮不出发髻斜坠的娇态。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耽于酒色的蒋保黔英年早逝后,31岁的余曼贞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女儿带回娘家寄养,自己去新式学堂念书。

蒋家人以为这个女人丧夫后精神出了毛病,31岁在当时已是半老徐娘,还读什么书?

母亲新潮而心理强大,她的自立自强自然影响了丁玲。

丁玲上了中学后,“五四”运动爆发了,她接触到了妇女解放的新思想。

丁玲听说,京城和省城的女学生都剪掉了发辫,便和同学们商量了一起剪。

可是舅舅舅妈看着短发的丁玲,气不打一出来。

两家尚有亲上加亲的婚约在,丁玲现在这么叛逆,将来过了门该怎么管教?

舅妈训斥丁玲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丁玲望着舅妈的三寸金莲,反驳她:

“既然不可损伤,为什么要裹脚?你那是束缚,我这是解放!”

在冲突之下,丁玲和母亲毅然解除了老一辈人许下的婚约。

丁玲出生在富贵之家,没有成为大家闺秀,但她终究成为了她自己。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丁玲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女子,她深感家乡的落后,也渴望成长。

世界那么大,丁玲想要去看看。

丁玲在好友王剑虹的提议下,和她一起前往上海平民女校求学。

学校是共产党出资开办的,丁玲一接触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就迅速被红色理论所吸引。

在中国社会青年团代表大会上,两个女孩结识了中共领导人瞿秋白。

风度翩翩的瞿秋白从政治聊到俄国文学,末了建议两人去他所授课的上海大学念书。

上海大学正在培养年轻共产党员,还可以接触一些在文学上有修养的人。

一心向党的文学女青年丁玲欣然答应。

毕业后,丁玲出于对鲁迅的敬仰,毅然孤身去了北京。

在那里,她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胡也频,以及湘西老乡沈从文。

三个文学青年在一起自然少不了谈论文学。

两位男士常常惊讶于丁玲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嗅觉。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玲遇到了女作家凌叔华。

凌叔华有着京门大小姐的孤傲,也有文艺女青年的浪漫。

丁玲内心深受震动:女子一旦成为作家,就是与众不同。

丁玲私下取了笔名,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梦珂》,然后寄给了《小说月报》。

要知道即使是胡也频、沈从文这样已经有了名气的写手,也常常被这本杂志拒之门外。

可“一鸣惊人”大致说的就是丁玲这样的人。

年仅二十三岁的丁玲,凭借女性作家的细腻,和她特有的倔强,引发了文坛的轰动。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莎菲女士的一身傲骨

初战告捷,是丁玲始料不及的,她得到无数赞誉和鼓励。

她并没有飘飘然,转而投入下一部小说的创作。

这部小说,便是她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女主人公莎菲像丁玲一样,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个叛逆女性,个性独立。

这个形象也代表了丁玲追求新生活,追求自由的爱情,追求个性解放。

不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了。

丁玲和丈夫胡也频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去。

奈何胡也频被党内叛徒出卖后遇难,只留下丁玲和刚出世的儿子。

深陷丧夫之痛的丁玲只好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负责左翼机关刊物上。

冯达的出现很好安慰了丁玲,两人日久生情,决定搭伙过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冯达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后,迅速出卖了丁玲和其他同志。

丁玲很快被关在房间里,门口有大量特务轮流寸步不离地看守着。

活着难,想死也难,丁玲一阵绝望。

国民党派遣高官劝降,费了半天口舌,丁玲始终一言不发。

国民党想到对付文化人,或许让文化人出面会有效果。

他们便让先前叛变的文化部长上阵。

丁玲一边冷笑,一边大声呵斥叛变的文化部长,也让他无功而返。

对丁玲软的不行,国民党打算来硬的。

一天夜里,他们把丁玲带上车,拉到国民党暗杀机关周游一圈,想用这种方式吓唬她。

丁玲想起遇害的丈夫胡也频,感觉他正在用目光在暗处鼓励她,她暗暗告诉自己,不论遇到什么,都必须挺住。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强势的国民党竟拿一个弱女子毫无办法。

丁玲的一身傲骨狠狠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丁玲身为左联领导人,很快被中共和文化界联手救出。

可是她年迈的母亲和一双年幼的儿女,仍然在国民党的魔爪中。

丁玲心情复杂,忠孝不能两全,为了革命理想,只好舍弃浓浓的亲情。

党组织为了丁玲的安全考虑,建议她去左翼实力强的法国避难。

丁玲一心想去革命根据地陕西,所以拒绝了。

从西安出发,向西北行进,野外的主色调开始以黄色为主,呼吸着旷野的原始气息,丁玲很兴奋:“延安,我来了!”

丁玲脱下大都市的旗袍,换上灰布军装。

一头黑色短发配上这样一身军装,英姿飒爽。

丁玲不愿意顶着作家头衔在根据地闲逛,真的想到战场上去,到一线当一名战士,了解红军的实际生活。

就这样她见到了彭德怀,为彭大将军英武的军人之气所倾倒,并写下文章。

丁玲从前线回到大后方之后,便成为毛泽东的常客。

她陪毛泽东聊天,聊湖南故土,聊文学。

延安正在建设中,需要丁玲这样的女干部。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毛泽东很看好丁玲的能力,给她委任实职。

丁玲又惊又喜,自己一个舞文弄墨的文女子,这样的重任自己担的起吗?

毛泽东鼓励她:

“你这个聪明脑壳,什么学不会啊。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嘛!”

丁玲不仅胜任了工作,还在此遇到了最终陪她走完一生的男人。

陈明比丁玲小13岁,是个英俊清秀的帅气男生。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在尘世中,总有一个人不计较你的容貌、年龄、身份,就只是单纯地喜欢你。

对于丁玲来说,陈明就是这样的存在。

两人差距甚大,自然少不了流言蜚语,但陈明依然呵护丁玲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丁玲:女人越叛逆,越活得出风采

不管命运中曾经有过怎样的坎坷,不管遭到怎样的争议,丁玲在文学、政治、爱情上起起落落,却始终坚毅不屈,从来不曾低头。

她的文字叛逆独立,她的爱真挚热烈。

丁玲用飞蛾扑火的一生,执着地言说女性成长。

与其说她叛逆,不如说她是勇敢地活出自我。

而这正是做女人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输家,不是世界逼你低头,而是你自己先认输了。

不给自己设限,大胆丢掉女性身上的枷锁,才能拥抱更多精彩。

与所有女孩共勉。

作者 | 金白,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胜道起名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