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门诊遇到一例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10个多月,大便稀水状并伴有泡沫,大便次数一天3-4次,患儿大便中存在有奶瓣状与食物残渣;舌苔腻而白,面色蜡黄、厌食、孩子不愿意玩、精神差、哭闹。
之前已经多家医院就诊,已排除菌痢、寄生虫造成的腹泻,营养不良导致肠道感染引发的腹泻。患儿电解质与酸碱度均平衡。在求诊过程中,中西药迭进无效。
考虑孩子久治,肠道菌群已紊乱,正常的菌群也受到影响,故暂停药物治疗,即使这样肠道菌群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首先食疗,告知患儿妈妈暂停一切药物,用小米熬粥,留上面的粥油,那是小米最精华的部分,少量频饮;后复诊,患儿妈妈说五日后病减,九天后病愈。
或许很多人认为粮食小米怎么可能会治病?小米,储存一年以上的陈小米,是中医的一味良药。清代名医龙绘堂《蠢之医》一书中说“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食疗文化源远流长,《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医历来重视食物调养,有“药食同宗”、“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因此,小米粥可以“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其实,在生活中、临床工作当中,小米一直都是被当做“药”的粮食,对于女性生完孩子、慢性胃炎、结肠炎、小儿腹泻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为什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吃小米有效,小米含有淀粉酶、维生素B、蛋白质,长期服用有对腹泻、便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小米含丰富的色氨酸、磷,在所有的谷物中含量最高,而且不含抗血红素的酪蛋白。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5-羟色胺,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所以小米还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
对于心火肝热的孩子,平时可以每天煮小米粥,让孩子喝米油。
“心火肝热”的孩子平时都有什么表现呢?睡眠差,经常晚上8点多被妈妈带到床上,哄到11点还不睡;终于睡着了,半夜睡得也不踏实、踢被子,磨牙,做梦,容易出汗等。孩子平时挑食、容易发脾气、人却消瘦;舌尖红、嘴唇、面颊偏红、甚至手掌心都偏红、乍看像肝掌;脉搏快,孩子口臭、大便干。
我们再来说说,小米作为坐月子女性的补益之品。从古至今,女性生完孩子,大多都要喝小米粥,产后体虚,糜粥自养。
新鲜的小米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其营养成分也最丰富;而陈米营养成分大大减少,但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这也是脾胃病建议用“陈小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