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早上醒来后,整个人感觉迷迷糊糊的,隐约记得刚刚好像做了一个梦,但是想要回忆具体梦见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一般来说人体一个晚上,会做很多个梦,相关研究显示,人体在进入深度睡眠后,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会开始做梦,一般是在入睡后2个小时开始做梦,每次做梦的时间大概会维持在15分钟左右,一夜通常会做3-5个梦。但是很多人在睡醒后,可能一个梦都想不起来,脑海里只会依稀有一些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人体能够记住大部分重要的事情,比如每天的日常生活,学习到了知识和技能等,这是因为我们大脑内有一个东西,叫做海马体,它能够将人体重要的记忆进行封存,人体的脑海里就会长久的记住这些事情。而人体在睡熟的时候,海马体也在休息,这个时候我们的梦境就变得十分短暂,在醒来以后看到了现实事物,梦里的记忆会变得更加模糊。
做梦醒来以后为啥不记得
原因一:减轻负担
人在一晚上的睡眠中可能要做3到5次梦,而每一次梦都会产生大量的无意义内容。只要你想一想,去记下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与事件有多困难,你需要耗费多大的脑力?所以,我们的大脑是很会偷懒的,对于一些并不重要的东西,就会自动忽略,而只会记住一些比较特别的梦境。
原因二:刺激强度低
当人处在睡眠状态的时候,接触到的外界的刺激是很少的,可以说大脑是处在一种自嗨的状态。刺激强度比较低的时候,只会转化成瞬时记忆或者是短时记忆,在2-3分钟之后就忘记了。所以,除了那些极其惊险刺激或者是饱含春色的梦,统统都只在大脑中待了不到10秒钟。
原因三:睡眠周期
记不住做的梦,跟人的睡眠周期也有一定的关系。人的睡眠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个阶段很容易惊醒,也就持续10分钟;第二个阶段就是很难被人叫醒,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个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个阶段了大约持续90分钟;接下来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梦境出现的时候,大约持续5~10分钟。人大多数的梦都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把人叫醒,大多人都说自己正在做梦,并且能够记得梦的内容。
原因四:大脑在休息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形成是需要大脑的加工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新的神经突触的形成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关键所在。而人处在睡眠状态的时候,大脑的执行系统只有部分保持着正常的运行,导致蛋白质以及新的神经突触形成很困难,难以形成长久的记忆。
原因五:激素缺失
大脑皮层是负责记忆的主要区域,而大脑皮层的功能同样会受到体内激素的影响:人在睡眠中,皮质层的去甲肾上腺素会减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会形成一些片断性的思维与记忆,不容易记住。想一想我们往往只记得完整的故事,而不记得主角的名字就能明白了。
原因六:分清梦境和现实
做梦也是具有适应功能的,能让人更好的适应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淘汰。所以做梦实际上具有多种功能,比如说,加强我们的记忆,重组获得的信息,满足我们心底的愿望等等。同时,为了让人能够清楚的区分开梦境和现实,而不至于变成精神病。
哪种做梦状态是最好的
一般我们认为,做梦最好的状态是早晨醒来后能回忆起有做过梦,但是却想不起梦中的具体情景。如果是每次做梦之后都能清楚记得梦境或者是直接在梦境中惊醒的话,都是不利于睡眠放松的。
做梦的原因有很多,平时大家是很难控自己做不做梦的,如果想不起来也没有必要非要回忆起来,经常做噩梦的人平时可能是因为情绪太过于紧张或者是最近压力太大,这时候注意放松,不要想太多,不要让自己太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三九养生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