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960—1279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业氛围十分浓郁,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国家高。
宋朝人的周末生活也是相当丰富自在,令人羡慕,可能比你的周末还会小资很多。
《秋宴图》
早晨
早晨洗脸、刷牙、吃早点,大宋的百姓们会在报时人的报时中醒来,然后洗脸、刷牙。是的,你没有看错,宋朝人可不是拿手指刷牙的,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牙刷。
这就是宋人用的牙刷,别以为古人是用手指刷牙的
洗漱完毕后大家就陆续上街吃早餐了。据《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早点的铺子热闹营业,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
中午
中午踢球、高尔夫、下馆子,如果天气好的话,周末是踢足球的好时机,当然,宋朝人管它叫做蹴鞠。对此宋代诗人陆游的《残春》曾写到:“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要说这运动这么火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是宋太祖大大起的头啊。
一些体力不佳的文人们,会选择更为儒雅的高尔夫,也就是“捶丸”(见二图),和现代一样,这种运动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运动消耗这么大,中午当然少不了吃顿好的。据《东京梦华录》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也就是说大饭店就72家,还有数不清的小餐馆。透漏个小秘密:吃饭的时候不仅有人帮忙倒酒,还有歌姬献唱助兴。
下午
下午听歌、喝茶、叫外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瓦舍勾栏”十分之多仅汴京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有的甚至“可容数千人”,目测已经达到了演唱会的规模。小唱、嘌唱、诸官调、杂剧,多种曲目供君选择。
《观灯图》局部
不喜欢听音乐的,也可以在家喝喝茶,宋代的点茶法十分有名,传入日本后瞬时大热,成就了日本茶道。
《撵茶图》局部
喝茶的时候大家还可以聊聊十二星座,宋朝的星座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广泛应用于算命等各个领域,苏轼老人家更是星座的狂热爱好者,硬是将摩羯座黑了个体无完肤。
宋代刻印的《大隋求陀罗尼经咒》十二星宫插图
没有点心的下午茶都是耍流氓,不过大家一般不开火,都是直接叫外卖的。
《清明上河图》上一名正在送外卖的饭店伙计
晚上
晚上夜市斗茶、填词作画。在北宋初年,宵禁就已经完全解除了,从此宋朝人民就过上了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在汴河虹桥的附近有很多茶馆,有钱人们经常来这“斗茶”,夺魁者一般都会赢得茶馆奖励的一壶龙井。这在茶文化盛行的北宋相当受欢迎,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书吃点心。
《喻世明言》载:“入来茶坊里坐下。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喏奉茶。那官人接茶吃罢,看着王二道:‘少借这里等个人。’王二道:‘不妨。’等多时,只见一个男女,名叫僧儿,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放在卓上。将条篾黄穿那馉饳儿,捏些盐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馉饳儿。’”
吃饱喝足的人们回到家,都会趁着茶兴泼墨挥毫、填词作画,记录下这个愉快的周末。
《蜀葵戏猫图》
附:宋画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到1279年陆秀夫负帝昺投海而死,两宋将近320年。在其全盛之时,经济总量占世界一半还多。虽历经战乱,家国几度沉浮,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北宋初年,宫中即设翰林图画院,旧时西蜀和南唐的画家都是其中骨干。《图画见闻志》和《画继》记载的北宋画家有386人,《南宋院画录》记录的画院画家为96人。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 Gernet)有言,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中国社会史》)。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态度。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山水卷
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 北宋 巨然 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 北宋 李成 绢本水墨 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读碑窠石图》局部
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宋画惟理”,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很难说宋代画家画的是亲眼所见还是脑中所想,他们不再像前朝画家那样费力描写一棵树或一块石,而是将笔墨用在表现一种统一又真实的境界上。关于这种画法,范宽的领悟是:“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宣和画谱》)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教授石慢说,李成的山水画带他进入了一个世界,“一方面是寂寞的,一方面又是壮观的”。
“纸寿千年”,今天就连宋画因为年代久远而纸绢发黄的样子,也成为一种美学样式。如果有谁把照片拍出昏黄的韵味,朋友们会说:这是马远。
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END-
LCA 整理 转载请提前告知
LCA 的手工T恤已上线,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LCA:热爱生活 喜欢文化 关注艺术
您有任何建议、供稿都可发至邮箱
邮箱:lca_art@163.com
新浪微博:LCA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