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入梅时间

2019入梅时间:2019入梅时间  导读:一到6月份,我们将迎来梅雨季节,这是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每个地方的入梅时间都不一样,每年入梅时间也有不同。那么,2020年入梅是哪一天?今年几号入梅时间如何确定2020呢?想知道,就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入梅  2020年是6月8号入梅。亦

2019入梅时间

  导读:一到6月份,我们将迎来梅雨季节,这是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每个地方的入梅时间都不一样,每年入梅时间也有不同。那么,2020年入梅是哪一天?今年几号入梅时间如何确定2020呢?想知道,就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入梅

  2020年是6月8号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如何确定入梅和出梅日期

  传统的入梅和出梅与天干和地支有关。气象意义的入梅有特定的指标。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气象意义的入梅

  梅雨的定义: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出现频繁的降水过程,常有大到暴雨。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除了我国以外,朝鲜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入梅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闽、赣、湘三省中部,大致在110°E以东的27—34°N之间。梅雨期长度以梅雨区中部最长,上海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25天。梅雨区南北界附近一般只有20天左右。但这是气候平均情况,每年可以相差很大。例如,入梅期迟早可以相差40天,出梅期可相差45天;最长梅雨期可以长达60天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基本上没有梅雨,称为“空梅”。梅雨期雨量最多的年份要数1954年,该年梅雨期总雨量超过多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梅雨的划分划定梅雨期以大气环流季节性的转折、调整为主要依据。在分析环流调整时,以暖湿气流的稳定北上,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经120度处脊线的北移位置为主,以西风带环流的调整为辅。根据以上原则,先确定入、出梅的环流调整日,然后再结合大范围降水现象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划分梅期。

  2020入梅后吃哪些食物适合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扁豆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2020年入梅是哪一天,今年几号入梅时间如何确定2020”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梅雨季节信息查询请点击》》》》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装载必究。

相关推荐

2020入梅和出梅时间 2020最新出入梅时间表

2020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今年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

日历中的入梅是什么 入梅是什么意思

2019入梅时间

作者: hy792.c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