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达“卖卖卖”的名单上又新添了一个成员。
3月15日,美国最大院线运营商AMC娱乐控股表示,万达集团已经放弃了该公司的控股权。而不得不说的是,AMC之于王健林的意义绝不一般。
巨亏298亿后甩卖
先简单介绍下AMC吧,这是全球最大的连锁电影院,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在欧美拥有近千家影院和上万块屏幕,这两个“最大”足以彰显这家公司的分量。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巨头,却在2020年创纪录地亏损了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8亿元!巨亏的主要原因想必大家都能猜到,毕竟欧美一直是疫情的重灾区。
如此背景下,万达终究是扛不住了。据AMC的年报显示,万达的持股和投票权下降至9.8%,虽然仍是最大股东,但已失去控股权,仅保留了两个董事会席位。
事实上,万达对AMC的减持早从2018年就开始了,当年首次以6亿美元出售了一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也由60%降至38%。此后,万达持续削减持股比例,至2020年底已经降至23.1%。
而在这个期间,AMC的股价也是走出了过山车的行情。在2020年的疫情笼罩之下,股价全年暴跌超70%,也就是说万达的减持可以用“大甩卖”来形容。
虽然2021年以来,AMC股票一度受到美国散户的追捧,股价最高飙涨860%,反而加剧了万达减持的决心。毕竟对于决心“轻资产”的万达来说,股价已经不那么重要,公司业绩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曾是王健林的“小目标”
别看如今分手这么决绝,当初万达与AMC的“蜜月期”却足够甜蜜。
万达与AMC结缘始于2012年,当时万达以26亿美元拿下了AMC100%的股权,创下了当时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纪录,这也让万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院线运营商。
而2012年也是万达布局海外的“元年”,因此可以说,收购AMC是万达出海的第一步,意义不言而喻。
完成收购后,信心满满的王健林还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0年,万达要占据全球电影市场20%的份额。如今看来,这个“小目标”是彻底黄了,不过这已经后话。
在万达接手一年后,AMC便扭亏为盈,更是登陆了纽交所。上市融到钱,AMC便开启 “买买买”模式,疯狂收购欧美各大院线,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市值也在2016年达到37.8亿美元发财树叶子黄了的新高。
然而,大肆收购必然伴随着债务的隐患,顶峰过后便是下坡路的开始。
仅一年后,美国电影市场便迎来寒潮冲击,AMC由盈转亏。而2020年的疫情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年AMC的影院几乎全线关门停业,王健林透露的数据是“全球关闭1000多家,仅美国就多大630余家”。
“小目标”至此已经完全成了“大累赘”。
这些年万达都卖了啥?
这些年来,万达欲“甩卖”海外资产已经不是啥秘密了,背后的理由无非是减轻债务、缓解现金流。
回忆起来,万达最开始动刀的还是国内,2017年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卖给了融创,将旗下77家城市酒店的全部股权卖给富力。
随后的2018年,万达的海外大清洗便开始了。
出售的第一个项目是伦敦的One Nine Elms摩天大楼,2018年1月16日,大概卖了5.24亿元。不到半个月,万达又出手了澳大利亚的两个项目——悉尼的Circular Quay公寓酒店项目和黄金海岸项目。
2018年11月,万达继续以4.12亿美元将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One Beverly Hills地块卖给了伦敦房地产公司……
直到去年7月,万达出售旗下公司持有的美国芝加哥物业项目90%的股东权益,这才算将海外房地产项目全部“清仓”。
当然,万达甩卖的海外资产远不止这些,非房地产资产的还包括世界铁人公司、好莱坞影城的娱乐公司、西班牙的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等等。
总之,王健林的“国际梦”应该已经醒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