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2日 11月18日是什么星座
1915年12月12日 首架金属飞机首次试飞
1915年12月12日,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业企业家容克斯设计的J-1型飞机首次试飞,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金属飞机。
1915年12月12日 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加冕登基为皇帝
103年前的今天,1915年12月,大总统袁世凯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于1915年12月12日加冕登基为皇帝。将民国五年(即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袁世凯的登基诏书:
国体已定,天命攸归,吁登大位,以定国基,合词仰乞圣鉴,票匡国体,全君主立宪。恭戴今大总统袁公世凯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并国之最上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于万世。黄天受命,统一区夏,必以至仁复民而育物,又必以神武戡乱而定功。《书》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诗》曰:“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盖惟应天顺人,是以人归而天与。溯自清帝失政,民罹水火,呼吁罔应,溃决势成,罪已而民不怀,命将而师不武。我圣主应运一出,薄海景从,逆者革心,顺者效命。岌然将倾之国家,我圣主实奠安之。斯是,清帝不得已而逊位,皇天景命,始集于圣主,我圣主有而弗居也。
南京仓猝草创政府,党徒用事,举非其人,民心而慌,无所托命,我圣主至德所复,迩安远怀,去暴归仁,若水之就下,孑然待尽之人民,惟我圣主实苏息之。斯时南京乱政,天不允二,皇天景命,再集于我圣主,我圣主仍有而弗居也。民国告成,四方和惠,群丑窃柄,怙恶不悛,安忍阻兵,自逃复载。我圣主赫然震怒,临之以威,天讨所加,五旬底定,以至仁而伐不仁,盖有征而必无战。慕义向化者,先归而蒙福,迷复不远者,后至而洗心,皆我圣主实抚育而安全之。斯时大难既平,全国统一,皇天景命,三集于我圣主,我圣主固执谦德,又仍有而弗居也。夫惟煌煌帝谛,圣人无利天下之心,而天施地生,兆民必归一人之德。
往者国家初建,参议之议员,举临时大总统,斯时全国人心,咸归于我圣主,国运于以肇兴。继此国会成立,参议院众议员,推举大总统,全国人心,又咸归于我圣主,国基于以大定。然国体重器,斯尔共和谬之国情,上无以建保世滋大之弘规,下无以谋长治久安之乐利,盖惟民心有所舍也,则必有所取,有所去也,则必有所归。
今者天牖民衷,全国一心,以建立帝国,民归盛德,又全国一心以推戴皇帝。我中华文明礼义,为五千年帝制之古邦,我皇帝睿智圣武,为亿万姓归心之元首。伏维仰承帝眷,俯顺舆情,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轩帝神明之胄,宜建极以承天,姒后继及之规,实抚民而长世。谨奏。
1925年12月12日 伊朗巴列维王朝建立
1925年12月12日,伊朗制宪会议宣布建立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始于巴列维在1925年年加冕,终于1979年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传统的君主政制随之崩溃。
1921年2月,伊朗哥萨克部队指挥官礼萨汗与亲英政客赛义德·齐亚丁合作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以齐亚丁为首相,礼萨汗掌握军权的新政府,暂时保留卡扎尔王朝。
礼萨汗极力总揽军事大权,1921年7月出任国防部长后,解除哥萨克师中英国军官的职务,使其置于个人的绝对控制下。同年9月解散为英国人控制的南波斯步枪队。1922年1月发布统一全面军队的命令,强令政府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军费。
礼萨汗残酷镇压革命运动,于1921年底、1922年初先后扑灭吉朗地区和阿塞拜疆省的人民斗争。1924年10月,礼萨汗镇压了库齐斯坦反动封建贵族的叛乱、扫平各地分裂局面。
礼萨汗同齐亚丁首相明争暗斗,1923年礼萨汗试图改组内阁失败后,公开表示赞成政治改革,1924年发起共和运动,打出废除卡扎尔王朝、建立共和国的旗号。
迫于宗教压力,同年3月31日放弃共和运动,得到伊斯兰上层分子的支持。
1925年10月31日,国会决定废黜卡扎尔王朝,召开制宪会议以决定今后政府的形式。同年12月12日,制宪会议宣布建立巴列维王朝。
193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
1934年12月10日,毛泽东随中央红军开始从广西进入湖南怀化市通道县境内。
此刻,“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顾红军湘江战役后兵力折损过半的实际情况和敌人张网以待的险恶局势,仍然坚持从通道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既定方针,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一场生死决战,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于12月12日在通道境内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毛泽东力主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毛泽东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迫于形势压力,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当日会后19时半,以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入贵州“万万火急”的进军电报。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兵决策。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
12月16日,南京政府下令讨伐张、杨,并任何应钦为总司令。亲日派汪精卫、何应钦企图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和日本妥协。
中共中央从民族利益出发,应张学良、杨虎城电请,派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等于16日到达西安以后,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蒋答应抗日就释放他。并于15、19日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促其接受张、杨主张,和平解决。
12月22日,宋美龄、宋子文与蒋介石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飞往西安谈判。
经周恩来等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25日蒋介石获释,由张学良陪返南京,“西安事变”到此和平解决。蒋介石飞回南京后,立即把张学良拘禁起来。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1948年12月12日 河北省唐山市宣告解放
1948年12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宣告解放。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夕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唐山市各厂矿学校职工建立了护厂、护矿、护校的自卫组织,保护国家财产,严防破坏。当日全市除个别几家小商店遭坏人抢劫外,其余均安然无恙。
1954年12月12日 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划分军区
195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军官薪金制以及全国各大军区的划分、部队的军事训练和干部的培训等问题,通过了实行上述三大制度的政治工作报告和全国各大军区的划分方案。
原来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大军区划分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等12大军区(1956年又增设福州军区。1967年5月和1969年12月,内蒙古军区和西藏军区先后改为省军区,分别划归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领导)。
1964年12月12日 肯尼亚共和国成立
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乔莫·肯雅塔为首任总统。
1971年12月12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启用
1971年12月12日,我国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付海军使用。这艘驱逐舰由大连造船厂试制,全国22个省市、二百六十多个厂所参与协作。
这一多功能舰种的服役,填补了中国海军中型水面舰艇的空白。
1973年12月12日 毛泽东提出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
197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批评了“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并说:“我考虑了半年,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一调好。”
毛泽东提议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参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
1973年12月12日 黄帅事件掀起“破师道尊严”浪潮
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并加长篇编者按语。
“小学生”是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黄帅的信是10月21日写的。
《日记摘抄》是《北京日报》按“破师道尊严”的需要摘编的。按语说:“这个12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的流毒还远远没有肃清,旧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顽强的。”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黄帅提出的问题虽然直接涉及到的主要是‘师道尊严’的问题,但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远不止于此,在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上山下乡、工农兵上大学。‘五.七’道路、开门办学、考试制度、教师的思想改造、工人阶级领导学校等问题上,也都存在着尖锐的斗争。”
根据姚文元的指示,《人民日报》12月28日全文转载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和们《北京日报》的编者按语,并再加编者按语。
《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语说:“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开火,生动地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新一代的革命精神面貌。”“在批林整风运动中,我们要注意抓现实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
此后,各地广为传播《人民日报》编者按等材料。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浪潮。很多地方树立了黄帅式的反潮流人物。
1979年12月12日 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
1979年12月12日,时任南朝鲜陆军保安司令、军管司令部联合调查本部部长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掌握军政大权。
全斗焕于1931年1月18日生于庆尚南道陕川郡,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51年大邱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韩国陆军大学。曾在支持越南美军的韩国部队中服役。1961年参与朴正熙发动的“五·一六”军事政变。从1967年起,先后任首都警备师营长、步兵第一师师长、汉城城防司令部司令等职。
1979年10月朴正熙遇刺事件后,全斗焕利用国内混乱状态,勾结少壮派军官金钟泌,准备政变。于12月12日发动政变,逮捕军警司令郑升和及其亲信,掌握南朝鲜军政大权。
次年5月,全斗焕出动军警血腥镇压要求解除戒严令,促进民主化的学生、市民。同年8月任总统,强化独裁统治,制造光州大惨案。1981年1月,建民主正义党并自任总裁。
1987年7月,全斗焕被迫辞职。1995年因受贿被捕,1996年被判处死刑。
1984年12月12日 美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
1984年12月12日,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也许是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
天文学家认为,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表面温度为一千零九十三摄氏度,比我们太阳系里的任何行星都热,但由于太昏暗、太冷,所以不可能是恒星。他们认为,毫无疑问,它是一颗行星而不是一颗恒星。
1985年12月12日 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在旅顺港下水作业成功
1985年12月12日,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首航成功。“海人1号”先后于1985及1986年获得首航及深潜试验的成功,技术上达到80年代世界同类产品的水平。
1985年12月,在中科院的支援下,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首航成功。它具有观察功能,装有摄像机和照相机,可对沉着物和海底进行摄像和照相;具有自动回避障碍、自动围绕沉着物巡游和自动返航等自主能力;利用我国自制的声剖仪可获取30米海底地层图。
1994年12月12日 我国第一座跨海浮桥在宁波大榭岛经济开发区建成
1994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座跨海浮桥在宁波大榭岛经济开发区建成。这座由海军东海舰队工程船部队设计建造的浮桥长455.5米,宽9.4米,可通过包括80吨拖挂车在内的所有二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结束了大榭岛群众世代依靠摆渡进出岛的历史。
1994年 12月12日 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
1994年12月12日,上海第一条地铁全线建成开通。历时5年建成的上海地铁一号线,使上海交通实现了立体化,它将大大增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进一步缓解上海的交通矛盾。
上海地铁一号线以市区西南部锦江乐园为起点,经上海体育馆、淮海路北折至人民广场,穿越苏州河到达上海火车站,全长16.1公里,沿途设13个车站。这条地下长龙贯穿上海最繁华的闹市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日运载设计能力约100万人次。
上海地铁一号线从设计到施工,从速度到质量,都堪称我国同类项目建设之最,具有80年代后期世界先进水平,它赢得了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实现了上海在第四纪软积粘质土层中建造地铁的零的突破。
1996年12月12日 印孟签署分享恒河水条约
1996年12月12日,印度和孟加拉国在新德里签署了分享恒河水条约。
条约有效期为30年。根据新签署的条约,孟加拉国在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的旱季里,当恒河水流量在7万秒立方英尺(约1980秒立方米)以上时,平均每天可以分享3.5万秒立方英尺(约990秒立方米)的恒河水。当河水流量低于7万秒立方英尺时,孟加拉国可分得流量一半的水。
印度和孟加拉国曾于1977年签署了一项分享恒河水协议。按照当时达成的协议,孟加拉国在旱季每天分享3.45万秒立方英尺恒河水。但是,该协议只执行了5年。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580公里。恒河两岸的印孟两国居民世代汲水耕作,饮水生息。
1970年,印度在靠近孟加拉国的恒河上游修筑了法拉卡大坝,将恒河水拦腰截断。从此,地处下游的孟加拉国在每年旱季严重缺水。干旱使孟加拉国大片农田歉收,人畜用水严重短缺,生态平衡遭到极大破坏。20多年来,恒河水分配问题成为妨碍孟印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1997年12月12日 欧盟开始东扩进程
1997年12月12—13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卢森堡举行。从此,欧盟向中、东欧扩展的进程正式开始了。
首脑会议敲定的东扩具体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欧盟15国、中东欧地区10国以及地中海东部岛国塞浦路斯将于1997年3月31日举行外长会议,以制定实施扩大进程的框架计划;
2.分阶段进行入盟谈判,欧盟1997年4月首先与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6国开始入盟谈判,同“暂时不符合入盟谈判条件”的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5国进行准备接纳的谈判,以促进它们早日具备和欧盟举行入盟谈判的条件;
3.建立“欧洲大会”机制,欧盟15国和“所有申请参加欧盟的国家”将聚会一堂,就经济、政治、外交、安全、司法以及内政领域加强合作进行磋商。
会议决定,首届欧洲大会定于1997年3月12日在伦敦召开,以后与会国首脑和外长每年各聚会一次。
欧盟计划将大会办成一个“多边协商论坛”。
欧盟领导人对这次会议评价较高。本届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说,会议就扩大作出“历史性决定”,“发出了希望与和平的信息”;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认为,会议“为建立统一的欧洲铺平了道路”。
欧盟东扩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又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和技术问题。欧盟选中的6个申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欧盟的经济水平相差较远,6国公民的年均收入现在仅是欧盟平均收入的1/3;6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约达27%,而欧盟仅为5.7%。
1997年12月12日 头号国际恐怖分子“卡洛斯”被审判
1997年12月12日上午11时45分,全球通缉的头号国际恐怖分子“卡洛斯”乘坐的单人囚车,在2辆摩托和3车武装警察的押解下,由巴黎以南的弗雷纳监狱驶往市中心的司法大楼。
这一天,巴黎重罪法庭开庭,公审“卡洛斯”(真名叫伊里奇·拉米雷兹·桑切兹,“卡洛斯”是绰号)。这是他被捕以来首次公开露面。他涉嫌于1973年至1984年间参与谋杀了20多人,他因5个攻击暗杀案在法国被起诉。
法庭由3名法官和抽签选出的9名陪审员组成,考虑到陪审员可能因惧怕报复突然放弃诉讼,法庭又指定了9名候补陪审员,因此,参加这场审判的司法人员多达24人,每个人自始至终都受到两名警察的特别保护。
下午1时30分,法官宣布开庭。卡洛斯进入大厅,仍是一身考究的打扮:一件浅灰上衣,内穿淡色翻领运动衫,颈披一条鲜艳的围巾。鬓发已显花白的卡洛斯在被告席坐下,低声同辩护律师交换了几句话。当法庭庭长问他从事什么职业时,他回答:“我是职业革命家。”庭长问他的住址,他说:“全世界都是我的地盘,我最后的地址是喀土穆”……开庭中,卡洛斯神情坦然傲慢,毫无服罪之意,他高谈自己的“革命观”,并振振有词地对司法当局反唇相讥。
卡洛斯是委内瑞拉人,48岁,出身世家。他15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组织,父母离异后随母亲迁居伦敦,不久便因成绩不理想转赴莫斯科,在专门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人才的卢蒙巴大学继续学业。1968年,欧洲闹学潮,不安分的卡洛斯四处生事,1970年被前苏联驱逐出境。
在莫斯科期间,卡洛斯结识了一批巴勒斯坦青年,开始狂热地推崇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于是,他去了贝鲁特,参加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并被派到约旦军训,掌握了游击战术。他想参加当地的武装斗争,没有实现,便另负使命返回伦敦,重新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穿名牌,逐女人,满身香气地出入外交酒会和高级晚宴。
事实上,此时卡洛斯的身份已发生变化,他已成为“一颗埋在欧洲的钉子”。1973年,他用手枪打伤英国知名连锁店马克斯—斯宾塞的老板,因为后者支持以色列。个把月后,他又在以色列一家驻英银行投放了一枚炸弹,伤数人。从此,卡洛斯作案不断,名字也一个个地更换。
从1974年8月起,卡洛斯同其他欧洲恐怖组织配合,在巴黎的商场和新闻机构制造多起爆炸案,“卡洛斯”这个名字开始同一系列轰动世界的恐怖大案连在了一起。
1975年1月,他两次在巴黎奥利机场用反坦克火箭筒袭击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飞机,扣留人质。同年6月,他枪杀了两名法国反谍报部门的警官和一名告发者。6个月后,他出现在维也纳,闯进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会议大厅,击毙3人,劫持了11名石油部长飞往阿尔及利亚。1982年,他的前妻德加莱娜·科普在法国被捕服刑。蛰伏多年的卡洛斯再次复出,在巴黎至图鲁兹的一列火车上安置炸弹,要挟法国政府放人,现任总统希拉克因临时改乘飞机,躲开了这场劫难。随后,他又相继策划恐怖爆炸事件,总共造成100多人无辜伤亡。
70年代中期,卡洛斯被确定为国际上最危险的恐怖分子,对他的追捕整整持续了19年,他是法国反间谍机构跟踪时间最长的一名罪犯。
1975年6月27日,法国警方接到告发,卡洛斯潜匿在巴黎五区的一位朋友家中,警方派出3名警官上门盘查。由于信息传递不准,3人都赤手空拳,其中1人重伤,两人惨遭卡洛斯杀害。同事的被害激怒了菲利浦·隆多。这位经验丰富,化名“马克斯”的反间谍人员,立即衔命追寻卡洛斯的踪迹。
直至1994年8月14日,卡洛斯要做手术,在麻醉剂的作用下,他昏昏睡去,等候多时的法国警方人员立即将他牢牢铐住。当卡洛斯在飞机上醒来时,他半天没搞清身边究竟是什么人,当飞机在巴黎降落,他才无奈地蹦出一句:“干得真漂亮!”
1998年12月12日 欧盟首脑会议通过《维也纳欧洲战略》
1998年12月12日,为期两天的欧洲联盟首脑维也纳会议在通过题为《主席结论》的文件后闭幕。参加会议的首脑们一致同意《维也纳欧洲战略》。
这个战略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稳定,改善安全和生活质量,欧盟机构改革以及促进欧洲及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根据这4个方面的内容,欧盟首脑将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发表一项“千年声明”,就未来的任务提出目标。
2002年12月12日 我国完成世界首张水稻基因组精细图
2002年12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已由我国科学家正式完成。
这是全世界第一张农作物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它为阐明水稻基本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基础、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可能。
由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完成的这张“精细图”覆盖了籼稻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99.99%,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
2007年12月12日 我国与纽埃建交
2007年12月12日,纽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纽埃,位于太平洋中南部的一个岛国。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1311人,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少的国家。
2014年12月12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受益,近1亿人间接受益。
本文重点讲:1.24是什么星座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