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全五德,又报万家春 ——鸡年话鸡(之艺术篇) 落地生根是什么生肖
鸡题材的艺术创作,也有着很长的历史。战汉时期的青铜、玉器上的鸟形纹,尚未具备鸡的明显特征,最早的实物应该是汉代遗址中出土的陶质鸡形物。历代画家关于鸡的创作,有名的鸡图不绝于画史。如,宋代佚名的《母子鸡》(台北故宫藏),画的是五只雏鸡围绕母鸡啄食的场景。母鸡的护犊,小鸡的懵懂,非常传神,是宋代翎毛画佳作之一。元代钱舜举创作的《花石子母鸡图》,画的是“大家庭”公鸡在假山上昂首打鸣,母鸡带领七只小鸡在庭前觅食的情景。明代王淮更是题了生动感人的跋:“落红香散东风软,灵岩络翠苔纹浅。闲庭书永日当空,花影团团移未转。两鸡不识春意佳,栖迟也傍庭前花。父鸡昂然气雄壮,独立峰颠发高唱。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已劳儿自得。两雏啾啾趋母前,有如娇儿听母言。两雏唧唧随母后,呼之不前不停口。一雏引首接母虫,儿腹已饱母腹空。嗟尔爱雏乃如此,不知尔雏何报尔。钱翁摹此悦生意,我独观之暗流涕。劬劳难报慈母恩,漂泊江湖复何济。展图三叹重摩挲,鸡乎鸡乎奈尔何。”由母鸡护子吃食的景象,联想自己多年在外漂泊难报母恩的现状,不禁唏嘘感叹,可见作品的生动性。
明 沈周 《雏鸡》
明代沈周,以画鸡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不下十余种。如《雄鸡芙蓉图》(上海博物馆藏)、《画鸡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他创作的小鸡憨态可掬,公鸡一身正气,风姿卓著。明代唐寅也创作了一些鸡题材的作品,如《金鸡报晓图》、《画鸡真迹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其中《金鸡报晓图》上跋《咏鸡诗》:“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描绘了五色雄鸡勇猛善战,一鸣惊人的特征,也表达了作者期盼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的思想情怀。
清 任伯年 《篱边清趣》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他画的鸡,笔墨简逸,以象征手法抒写着心意,痛苦、不满、无奈、纠结等等难言之隐。清代沈铨工画的鸡,精密妍丽,生动传神。清末画家任伯年的水墨写意鸡,丰富多变,构图新巧,笔墨放逸而不失灵秀,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
齐白石 《群雏图》
到了近现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鸡,如齐白石、徐悲鸿、蒋兆和、潘天寿、黄胄、刘奎玲、程十发、王雪涛、唐云等等。他们作品中的鸡,有争斗的、有觅食的、有啼鸣的;或单独一只,或三五成群。徐悲鸿爱画竹鸡图,把雄鸡画到高岩之上,在风雨萧瑟中引颈长鸣,有“一唱雄鸡天下白”,呼唤自由民主新世界之意。齐白石多年生活在农村,对小鸡情有独衷,活泼的小鸡满地啄食,预示着蓬勃的生机。黄胄的斗鸡,威武勇猛,是凶悍和力量的象征。刘奎龄的鸡,母鸡温和慈祥,小鸡亲切可爱;子母鸡,则有母慈子孝,繁衍生机的寓意。潘天寿的小鸡笔墨淋漓,简单的笔墨预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王雪涛爱画花间草丛的大公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胄 《雄鸡》
艺术家钟爱画鸡,不仅是因为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亲近;更是因为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特质,即使在恶劣环境仍能保持高昂斗志,坚持操守的美德,所以赋予了鸡更多的情感色彩和美好愿景。2017年恰逢十二生肖的鸡年,艺术家们定会创作出更多精彩鸡题材的作品,企盼鸡年,鸡日,也就是吉年吉日,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节选自《已知全五德,又报万家春——鸡年话鸡》张天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编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洛源文化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重点讲:1982年属什么生肖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